香港中通社7月7日電 北京時間7月6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了中國天問一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領導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在祝融號著陸區發現火星古風場改變的沉積層序的證據,證實風沙活動記錄了火星古環境隨火星自轉軸和冰川期的變化。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火星的現狀和演化歷程,被認為可能代表著“地球的未來”,針對火星氣候演化的探測研究長期以來備受關注。而風沙作用是火星晚亞馬遜紀以來最主要的地質營力。
針對這一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李春來團隊,聯合其它團隊,瞄準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豐富的風沙地貌,開展了高分辨率遙感和近距離就位的聯合探測,提取了沙丘形態、表面結構、物質成分等信息,分析並發現了著陸區風場發生顯著變化的層序證據,並與火星中高緯度分布的冰塵覆蓋層記錄有很好的一致性,揭示了祝融號著陸區可能經歷了以風向變化為標誌的兩個主要氣候階段,風向從東北到西北發生了近70度的變化,風沙堆積從新月形亮沙丘轉變為縱向暗沙壟。
這一氣候的轉變,發生在距今約40萬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結束時,可能是由於自轉軸傾角的變化,火星從中低緯度到極地地區,發生了一次“冰期-間冰期”的全球性氣候轉變。
該項研究有助於增進人類對火星古氣候歷史的理解,不僅為火星古氣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為火星全球氣候模擬提供了重要約束,甚至可能為地球未來的氣候演化方向提供借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