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3月17日電 香港中國商會16日舉行“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與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分享參與兩會的心得體會。他們表示,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大家要對香港發展充滿信心,充分發揮香港優勢,更好地為國家、為香港發展作出貢獻。線上線下有過百位會員、紫荊谷學員、嘉賓及義工參加會議。
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會上表示,國家的領導讓我們在外交和商業文化交流中獲得底氣,哪怕在過去內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幾年仍碩果累累。新時代的香港要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才有底氣。他相信香港有能力講好國家故事和香港故事。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容永祺表示,未來特區政府工作任務仍然是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質”與“量”並重。國家釋放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訊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擁有多家高校和科研中心,充分發揮香港優勢,才能更好地為國家、為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講好故事。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圍繞兩會上提出的“新質生產力”展開討論。未來的香港要善用已有的基礎,利用“八大中心”的地位和“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三大特點,因地制宜地構建“新質生產力”體系。他鼓勵在場各位要對香港發展充滿信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錦良表示,現今教育已不只是“有學上”,而是“有好學校上”、“有強學科上”。如何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進步,加強家國情懷,為內地貢獻新的教育優勢和力量,是香港教育界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提到,香港在經歷過2014年“佔中”、2019年“黑暴”的重創後,各界都深刻體會到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在普遍認同安全是發展的大前提下,基本法第23條立法是理性務實之舉,符合香港的長遠整體利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順潮線上發言,分享了他關於推進內地與香港兩地醫療交流的提議,鼓勵香港醫生到深圳醫院工作,並表示會和特區政府研究如何在大灣區開展康養領域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樊敏華表示,自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一直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還需繼續作出貢獻,期待香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再創輝煌。
全國政協委員李偉斌提到,國家科技創新的新突破,例如國產的“雪龍2號”破冰船和C919商業飛機所蘊含的新科技、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居全球第一等,尤其是在過去3年疫情和國際關係變動下取得如此成就不易。他希望香港能夠以“先立後破”的姿態去面對未來全力拚經濟的階段。
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宏發言時表示,各位代表和委員宣講兩會精神,都分別從不同角度講到國家發展給香港帶來的機遇,以及香港所具備的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而要用好這些機遇、發揮好這些優勢,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如果像香港再出現大家記憶猶新的2019年的亂象,再好的機遇、再多的優勢都沒有意義。所以,當前我們要同心協力把23條立法早點、快點完成,好讓香港集中精力拚經濟。
本次分享會由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中國商會創會會長陳丹丹主持。她在開場致辭中說到,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讀懂中國的重要視窗。透過兩會,我們可以清晰地瞭解到國家最新確定的經濟增長路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新進展,國家外交及“一帶一路”建設推進等多方面的最新舉措。她希望通過是次分享會,向廣大中國商會會員傳遞兩會的資訊和精神。
廣東省政協常委廖伊曼,北京市政協委員陳美寶、上海市政協委員張仁宇、內蒙古政協委員許文俊、廣東省政協委員吳靜玲、汕頭市政協委員林淑怡等亦出席此次分享會,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及關註問題,與分享嘉賓及與會者互動。上海市政協委員、香港中國商會常務副會長陳亨利線上全程參與座談會,他從事雙創項目紫荊谷創建及管理工作多年,他從過往組織的港澳與內地青年交流活動中發現,港澳青年富有活力和創新思維,是連接港澳與內地、推動兩地交流合作的紐帶和橋樑,他呼籲各界要高度重視青少年發展,為他們搭建更好平臺。
出席今次活動的香港中國商會成員還有:常務副會長馬介欽、董事副會長吳哲歆、常務副會長莊永健、常務副會長林榮城、副會長普慧艷、常務理事陳琳、常務理事朱穎恆、理事王佳音、理事許少忠、秘書長林楓林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