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專訪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我只是香港人的“健康秘書”

分享到:
2022-07-30 20:3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7月30日電 題:專訪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我只是香港人的“健康秘書”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上任近一個月,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談內外通關、談香港醫護流失、談深港醫療合作。

  只因父親一句話“做醫生可以幫人”,盧寵茂站上手術台近三十載,已是享譽全球的肝臟移植權威,曾成功進行全亞洲首宗成人活體換肝手術。2012年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開業,盧寵茂北上“希望幫更多人”,2016年獲任該院院長。

  今年7月1日,港大深圳醫院十周年,盧寵茂轉換跑道,從醫院管理者到問責官員,他形容是一項光榮任務,“不僅服務香港市民,也是國家賦予的責任;尤其是應對新冠疫情,既影響香港市民和經濟發展,也關乎國家的疫情防控。”


  重任在肩,但盧寵茂笑言自己只是香港人的“健康秘書”,因英文職銜是Secretary for Health。他給自己定下三個工作目標,控制疫情、讓香港人病有良醫、發揮香港醫療優勢。

  上任後不到一個月內,盧寵茂便推出多項措施便利香港與內外過關,作風務實,讚聲連連。他也強調,“短期內免檢疫通關不是合理期望”,香港還不能躺平,必須守好南大門,會朝“縮短隔離天數、增加配額”方向努力,積極考慮在港設驛站的“逆隔離”建議。

  特區政府擬推出“紅黃碼”精準防疫,難免引來市民爭議。盧寵茂直言,“控制疫情不能讓社會付出太大成本,要做取捨,需要與不同決策局合作溝通,推出新政策要小心平衡各方利益,這是上任以來最大的挑戰。”

  除了抗疫,盧寵茂希望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不只是病有所醫,更要病有良醫。

  香港醫生人手嚴重短缺是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公立醫療尤其嚴重。香港特區政府正通過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盧寵茂認為在短期內有幫助,但長遠來看,單靠輸入人才不是最理想的方法,自己培養人才很重要。

  “2009年開始香港兩間醫學院已逐步增加收生,但培養一個專科醫生需要13年時間,導致人才出現了延遲。”盧寵茂認為,情況已經逐步好轉。

  他還關注到,香港公立醫院人手流失率最高的是35至40歲的群體,這不是健康的現象。“政府投入很多資源希望他們留在公立醫院服務,這些醫生剛考到專科資格,就跳去私人市場;如果不止血,不斷流失,公營醫療很難維持”。他表示,醫管局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退休人員繼續留任,增加顧問崗位加快年輕醫生升職、提供低息置業貸款等。

  在發揮香港醫療優勢方面,盧寵茂強調香港有全球頂尖醫學院,要將頂尖技術和人才帶入內地城市,實現醫療融合創新。他以港大深圳醫院為例,內地很多個案、罕見手術,對香港年輕醫生是非常好的培訓機會,港醫北上也能讓大灣區居民享受優質醫療。

  他還提到,在發展中醫藥方面,香港有科研及國際標準這兩大優勢,絕對可以發揮窗口作用,助力國家中醫藥走出去。

  被譽為“鐵醫”的盧寵茂,過去經常就社會事件發聲,曾說過“佔中”令香港變成如“流血不止的病人”。

  “作為醫生,作為大學的教授,應該堅持真理。”他對記者說,自己很幸運,從小受的教育是“沒有國就沒有家”,因此非常反感抹黑國家的話,“抹黑國家就是抹黑14億中國人”。

  盧寵茂也坦言,年輕人受到不良資訊影響,“我們也有責任”。他說,“很多人問我大灣區是什麼?隔著一條河都不了解對岸的發展,年輕人不知道國家的進步,應該多給機會讓他們多去見識,了解國家發展,洗掉以往對國家的負面印象。”(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大熊貓“安可組合”首亮相 市民排隊多次只為能“再多看一眼”
叮叮車變身涼茶舖 帶你體驗老香港的色、香、味
對話張榮恭:堅持“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就能和平發展
政商界人士靈堂送別呂志和 4名港澳前特首等10人扶靈
特區政府兩部門人事變動 李家超率新任局長會見傳媒
香港四維彩墨會員作品展童趣滿滿 熊貓畫成超級熱門
中國憲法的五次修正 都修正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