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港中大研究助開發對抗幽門螺旋桿菌藥物

分享到:
2023-05-10 11:4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10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黃錦波帶領的研究團隊,聯同英國牛津大學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Susan Lea,成功揭示幽門螺旋桿菌如何利用有毒金屬鎳離子,激活令病菌可在人胃酸性環境中生存的尿素酶。這項發現有助開發對抗幽門螺旋桿菌的新藥物。

目前,研究結果已在享譽國際的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刊登。

圖片來源:中文大學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全球一半人口,為引發消化性潰瘍之元兇,更是唯一可以在人類胃部繁殖的病菌。這種細菌產生大量尿素酶,將胃中天然產生的尿素轉化為氨,幫助病菌中和胃酸,讓幽門螺旋桿菌能在胃酸性環境中生存。然而,尿素酶需要具毒性的鎳離子激活。幽門螺旋桿菌必須在避免自身接觸有毒金屬鎳離子的情況下,找到方法將鎳離子傳遞到尿素酶中。

黃錦波及其團隊於2017年的研究發現,因為特定的蛋白質相互作用,鎳離子會在不同種類的輔助蛋白間傳遞。“使用有毒金屬生存並非易事。幽門螺旋桿菌利用輔助蛋白來攜帶鎳離子,這樣有毒離子就不會逃逸到細胞中引起毒性。胃中以微量存在的鎳離子被細菌表面的載體蛋白攝取後,就會被輔助蛋白攜帶到尿素酶。然而,科學界一直未能掌握輔助蛋白將鎳離子傳遞給尿素酶的過程。”

鎳離子如何進入尿素酶之謎

“輔助蛋白如何將鎳離子提供給尿素酶,這問題一直困擾着科學家。問題在於,鎳離子藏於尿素酶的深處,如果結合鎳離子的口袋是密封的,鎳離子又是如何進入尿素酶呢?”黃錦波說,研究團隊解決了此難題,他們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輔助蛋白如何與尿素酶出現相互作用,並將有毒鎳離子輸送到尿素酶。團隊發現,在輔助蛋白與尿素酶結合後的蛋白質複合物內,有一條“隧道”打開,鎳離子可以通過“隧道”進入尿素酶。由於傳遞過程是在蛋白質複合物內的“隧道”中進行,因此有毒的鎳離子不能滲透到幽門螺旋桿菌細胞中產生毒性。

“鎳離子能經秘密通道到達尿素酶的活性部位,輔助蛋白的結合是打開通道的鑰匙。沒有鑰匙,鎳離子不能進入密封的活性部位,尿素酶亦無法被激活。”黃錦波說,研究開闢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新策略。如果我們能找到阻止鎳離子到達尿素酶的方法,幽門螺旋桿菌就不能再產生活性尿素酶,以供其在人胃中生存。(完)


【編輯:崔靜雯】

視頻

更 多
買年花“發、發、發” 香港花商:年三十前定能全賣光!
中美兩大AI科學家齊預測:2025人工智能走向何處?
2025蛇年十二生肖運程如何?四句箴言助你了解吉凶
生病後不想在醫院排長隊?這項新業務終於來港!
啟德體育園舉辦慈善演唱會測試效果 觀眾超滿意:原來香港可以有這樣好的舞台效果!
【通講壇】尹錫悅被捕,他將面對什麼?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