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2023年慕尼黑車展:中國車企搶盡風頭

分享到:
2023-09-06 08:5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9月6日電 當地時間9月5日,世界最大規模的車展之一——2023年慕尼黑車展(德國國際車展,IAA)拉開帷幕,中國參展商佔據了半壁河山,各類電動汽車也是搶盡風頭,讓歐洲業界人士重新審視中國電池技術的飛速發展。

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在慕尼黑車展亮相,圖自《紐約時報》

幾十年來,德國和慕尼黑一直是尖端汽車技術的象征,但現在,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世界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這是一個轉折點”,對於本屆車展,德國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如此形容道。

綜合英國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和德媒報道,相較於雄心勃勃、“搶盡風頭”的中國車企,德國等歐洲車企意識到危機感:在他們致力於在中國市場“收複失地”時,中國車企已發起對歐洲市場的攻勢。

法國《世界報》則刊文稱,“只需幾年時間,中國車企就能成為全球汽車業的領頭羊”。

車展期間,大眾、雷諾、寶馬等車企負責人紛紛直言,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已經領先我們一代人”,歐洲必須在製造成本、生態系統等各個方面努力追趕,并與之合作。

“中國車企搶盡了風頭”

在4日媒體開放日上,比亞迪、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等中國汽車展台周圍圍滿了參觀者。《紐約時報》形容稱,享譽世界幾十年的“德國製造”輝煌不再,而來自中國的新來者“搶盡了風頭”。

當地德媒介紹稱,前來慕尼黑參展的廠家中,有41%來自中國。“幾年前,德國只有行業專家才知道比亞迪等中國品牌,且對其嗤之以鼻。如今,這些品牌帶著簇新的豪華電動越野車和電動汽車在慕尼黑亮相。”

德國知名汽車專家、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登赫費爾(Ferdinand Dudenhoeffer)認為,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藉助慕尼黑國際車展發起對歐洲市場的攻勢。

柏林電動汽車市場獨立分析師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也說:“我認為,歐洲人對中國人在歐洲的表現感到非常震驚。”

“現在在歐洲也能體驗到中國汽車工業的能力,這些車款可以說直接展示到歐洲人自家門口。”歐洲凱捷咨詢公司顧問芬特爾(Peter Fintl)表示,“對許多人來說,這將是一次難忘的體驗”,因為中國車企推出的汽車,在數字化和自動駕駛方面已成為西方的競爭對手。

同以中國為主的亞洲車企高調參與的態勢截然相反,歐洲車企則在慕尼黑顯得非常低調。

《紐約時報》介紹稱,對於歐洲最大的德國汽車工業以及更廣泛的德國經濟來說,此次展會的召開正值一個岌岌可危的時期。德國汽車製造商曾經是該國經濟的關鍵驅動力,但現在卻成為了拖累:6月份,德國汽車工業產量環比下降3.5%,影響工業生產總體下降1.5%。

德國經濟停滯不前,原因是俄烏衝突影響揮之不去,能源和原材料成本高昂。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在該組織研究的8個發達經濟體中,德國是唯一一個預計今年將出現萎縮的經濟體。在此情況下,德企對未來發展深感擔憂,開始重新考慮之前計劃的投資。今年早些時候,大眾決定取消在德國建設第二家電池工廠的計劃。

圖為9月4日,媒體開放日現場。圖自《紐約時報》

“這是一個轉折點”

如何形容2023年德國國際車展?德國知名汽車專家、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登赫費爾使用了“轉折點”(Zeitenwende)一詞。

《紐約時報》提到,德國總理朔爾茨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宣布德國外交政策轉變時,也使用了同樣的術語。

“這是一個轉折點”,杜登赫費爾稱,對於中國電動汽車廠商來說,歐洲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市場”;但對於德國廠商來說,“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路透社援引數據稱,目前,比亞迪、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都瞄準了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今年前7個月銷量飆升近55%至約82萬輛,約占所有汽車銷量的13%。汽車咨詢公司Inovev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在歐洲銷售的新電動汽車中,有8%由中國品牌製造,高於去年的6%和2021年的 4%。

“歐洲是比亞迪的戰略市場”,比亞迪歐洲區總裁邁克爾·舒表示,上個月,比亞迪成為世界上第一家交付500萬輛全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的汽車製造商。

法國《世界報》經濟評論員菲利普·埃斯坎德(Philippe Escande)9月4日在其專欄文章中表示,“只需要幾年的時間,比亞迪就能够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領頭羊”。他寫道,比亞迪在2023年上半年售出了140萬輛汽車,比美國的特斯拉多出50萬輛,比亞迪和特斯拉并列電動汽車市場的榜首。

“由於比亞迪是迄今為止排名中最年輕的企業,因此這一上昇幅度更加引人注目。”埃斯坎德稱,他認為,中國已經找到了新的征服之地。

埃斯坎德分析稱,比亞迪成功的秘密,在於該企業的垂直整合及電池科學:比亞迪擁有鋰礦,向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出售零部件;通過電池賺到的錢,讓比亞迪有能力走向國際,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歐洲開設工廠。此外,比亞迪十分重視研究專家。

寶馬CEO介紹新款電動汽車車型。圖自《紐約時報》

“中國人領先了我們一代人”

據路透社報道,在德國國際車展上,歐洲汽車製造商的高管們紛紛表示,面對中國在開發更便宜、更消費者友好的車型方面的領先地位,他們必須努力生產更低成本的電動汽車。

參展的雷諾首席執行官德·梅奧(Luca de Meo)向媒體表示,“我們必須縮小與中國車企的成本差距”,當製造成本下降時,價格也會下降。

德·梅奧同時指出,中國“在電動汽車價值鏈上非常有競爭力”,在此領域“中國人領先了我們一代人”,歐洲車企“必須迅速追趕”。

梅奧介紹說,為了與中國車企競爭,該公司明年推出的R5電動汽車將比其當前電動“風景”(Scenic)和“梅甘娜”(Megane)車型便宜25%至30%。

大眾汽車品牌前首席運營官布蘭德斯塔特(Ralf Brandstaetter,中文名貝瑞德)在接受法媒采訪時強調,“歐洲必須采取行動”,以免錯失良機,因此不僅是中國,“美國也在努力”。他說,美國政府此前通過《通脹削減法案》的目標之一是,將電動汽車的生產階段轉移到歐洲大陸。

貝瑞德在車展間隙表示,歐洲“尚未實現”在整合公司、研究、確保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整體方法”,“有點被別人超過了”;相反,中國多年來建立了完整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包括“電池和電池材料”。

路透社提到,除了努力追趕中國車企外,歐洲車企還計劃在電池領域與中國合作。

其中,寶馬首席執行官齊普策(Oliver Zipse)稱,寶馬的目標是提高續航里程和效率,同時將生產成本減半,但同時承認,“基礎汽車細分市場不會由歐洲汽車製造商完成”。

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布魯姆(Oliver Blume)告訴記者,大眾的目標是,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將電池成本降低50%。

德國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登赫費爾指出,中國是電池製造的“世界冠軍”,而電池成本可占電動汽車成本的 40%。

杜登赫費爾補充說,在德國設立的中國電池製造商正在幫助歐洲車企降低電動汽車成本,德國政界人士需要確保他們“不會因愚蠢的脫鈎策略而被趕出德國”。(完)

【編輯:許豐悅】

視頻

更 多
群狼分食 權力真空 敘利亞將要面臨什麼?
【通講壇】特朗普上台,台灣這顆“棋”還剩多少價值
讓投資者“賺錢在中國”!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港舉行
大熊貓“安可組合”首亮相 市民排隊多次只為能“再多看一眼”
叮叮車變身涼茶舖 帶你體驗老香港的色、香、味
對話張榮恭:堅持“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就能和平發展
政商界人士靈堂送別呂志和 4名港澳前特首等10人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