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公屋建設有進展,群策群力是關鍵

分享到:
2024-09-05 09:5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最近,關於香港公屋建設和解決劏房問題有三則消息值得關注——

其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8月2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已向他提交報告,他把最近在施政報告咨詢時收到的相關意見提供給工作組,指示1個月內提交進一步研究結果,並會作全面考慮和適時公佈決定。

其二, 香港房屋局長何永賢9月2日在傳媒會上宣佈,推出“幸福設計”指引,作為日後新建公營房屋及現有屋邨翻新的參考和設計依據。指引包括“活力健康”“綠色生活”“樂齡安居”“跨代共融”“家社互聯”“城市連結”“增值上流”和“地方形象”八個幸福概念,以及衍生逾50個幸福策略及170多個設計建議。

其三,香港房屋局9月3日公佈推出“簡約公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為“簡約公屋”住戶提供一次性特別津貼。

這三則消息令許多市民甚感欣慰,說明李家超及特區政府在解決公屋及劏房問題上進展不錯,以實際行動回應了基層市民的期待。

此前,政府官員多次公開表示,已覓得足夠未來10年滿足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建設的土地。可見,“用地難”已緩解,“如何建公屋?”是重點。筆者認為,建設公屋須群策群力,尤其關注以下四個重點問題。

香港中通社圖片。

保持定力,勿受房價下跌影響

香港樓市在全面“撤辣”後,經歷了短暫的火爆,現在還是呈現下跌趨勢。面對這種行情,還要不要建設大量公屋?

回想香港回歸之初,首屆特區政府提出“八萬五計劃”,即每年供應不少於85000個住宅單位,希望10年內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由6.5年縮短至3年。但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香港房價6年內下跌達60%,許多家庭的屋宇成為負資產,“八萬五計劃”被迫中止。在2003年香港房價走出低谷後,公屋建設依然沒有進展,導致“上樓”輪候時間越來越長。

修房造屋,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幾十年一遇”的大事;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更是百年之計。因此,一定要汲取歷史經驗和教訓,在建設公屋上不能短視。必須看到,公屋是帶有福利性質的公共產品。社會福利歸社會福利,市場競爭歸市場競爭,公營房屋與私營房屋是兩條軌道上的產品,不能因為房價下跌,就驚慌失措,削減公屋建設計劃。

這一點,香港應向新加坡學習。新加坡建國以來,幾十年如一日地按計劃推進“組屋”建設,不受房價漲跌影響,保持定力,住房問題才得以解決。

終極目標,飽和供應解難題

劏房問題和公屋建設其實是“一體兩面”,由於公屋輪候時間太長,人們就尋找臨時住所,劏房就有了市場。輪候時間越長,劏房的需求量越大。

因此,解決劏房問題,短期靠規範管理,長期靠增加公屋供應。按照香港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去年7月在理大出席公屋設計比賽開幕禮致辭時的說法,從去年算起5年內,公屋每年平均有3.17萬個單位落成,相比起之前10年每年平均約1.58萬個單位高出一倍。公屋輪候時間有望從2021/22年度的6.1年,下降至2026/27年度的4.5年。

從長遠來看,公屋輪候時間縮減至4.5年後,並非終極目標,還應繼續增加公屋供給,以達到“飽和供應”狀態。也就是說,凡符合條件的人士隨時可申請到公屋。這樣,劏房徹底失去市場,自然淘汰。

還應看到,香港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公屋供應是重要的條件。其一 ,人才來港有一個觀察期和適應期,這個期間不會下決心在香港置業,政府如果有過渡性保障房提供給他們,無疑增加了吸引人才的籌碼。其二,香港“搶人才”計劃針對的大多是大學畢業生,剛畢業的學生經濟能力有限,大都無錢買房,政府提供專供這類人士的保障房,可留住更多人才。

瞄准需求,進行均衡佈局

公屋選址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中心城區寸土寸金,且早已高樓林立,尋找公屋用地並不容易;在偏遠地區建設公屋,基層市民不願去居住。這是兩難選擇。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北部都會區空間龐大,那裡可建設大批公屋,“上樓難”問題要徹底解決,必須等到“北都區”建設有起色的時候才行。這種觀點比較偏頗,公屋要瞄准市民的需求,居住公屋的人士有多少在“北都區”上班呢?如果住在“北都區”,上班在港島,豈不是加劇了城市擁堵、增加了通勤成本?因此,公屋選址應避免過度集中,以“分散均衡”的原則來佈局。

香港可以借鑒上海的思路。上海曾規定,開發商向政府提供總建築面積佔比5%的限定價格商品房,作為人才公寓等用途。建成後,由政府有關部門按該地塊住宅樓盤銷售均價的60%進行回購,產權屬於政府,開發商僅是代建。

試想,開發商為了賣房,選擇的地段不會差,也會修建一些配套設施,且各開發商建造的樓盤分布在不同區域,這樣一來,社會保障房也就分布城市的不同區域,避免了過度集中和位置偏遠兩個問題。

理念開放,多造幸福社區

今年2月,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調研時,到深水埗參觀了香港首個“社區客廳”項目。夏寶龍稱贊“社區客廳”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切實針對劏房戶的難點痛點,幫助劏房戶解決生活所需,值得推廣。 

夏寶龍對“社區客廳”的充分肯定啓示我們,劏房和公屋雖小,但打造“幸福社區”的空間很大,應以開放理念打造幸福社區。今後隨著公屋供應量的整體增加,每個社區都應騰出適當空間,打造“公共廚房”“公共餐廳”“公共洗衣房”“長者日間照料中心”“兒童活動中心”,等等。家裡空間狹小,讓居民多到公共區域活動,不僅提升了幸福指數,還增加了鄰里互動,有利於建設共融社會。

以開放理念打造幸福社區,應讓社區居民成為“設計者”。近日,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透過媒體向市民介紹“幸福設計”指引,市民非常關注,還提出了很多建議。下一步,應廣納民意,讓更多市民參與“幸福社區”的建設。

公屋建設需要關注的問題很多,如何進一步群策群力,以上四點是關鍵和重點,特區政府若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視野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相信終有成效。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