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10%關稅致香港多付150億 港企找其他買家香港新聞網2月6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該措施同樣適用於所有由香港製造、進口及轉口的商品。香港貿發局估計,加徵10%關稅將使香港多付150億港元。香港中小企聯會表示,特區政府已找他們開會商討應對之法,年中會率團,帶領中小企業尋找其他買家及廠房。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的決定生效後,中國官方也宣布採取反制措施,將從2月10日起,對美國部分輸華產品加徵10%至15%關稅。以2023年數據推算,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稱,香港出口至美國,而又以中國內地為來源地的產品,佔香港整體出口約3%,預計加徵10%關稅涉及約150億港元。 她稱,香港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低,對美國出口佔比不似加拿大及墨西哥高達70%至80%,相信限制性貿易措施對香港帶來的影響輕微。不過,因應新措施,貿發局仍將香港今年出口增長預測由4%下調至3.5%。但她強調整體出口展望仍然樂觀,出口對經濟仍有正面貢獻。 范婉兒引用歷史數據指出,2017至2023年期間,香港對美國出口跌10%、對歐盟出口跌8%,但期間香港整體出口增加了17%,主要是對東盟及中東出口大幅增加,完全抵銷對美國出口下跌的影響。 范婉兒又說,即使關稅導致中國商品價格上升,但考慮到品質及價格競爭力仍強勁,未必容易找到其他替代品,因此不太擔心美國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會消失,反而他們可能要承受部分關稅帶來的高價格影響。 不過,范婉兒提到,關稅實際上由出口商、進口商抑或消費者哪一方承擔,要視乎需求及產品競爭力。 貿發局在2月4日的一篇研究文章中表示,即使貨物符合低價豁免關稅條件,即零售價值在800美元或以下,並由1人在1天內攜帶入境,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貨物將不可再享受相關免稅優惠。附加10%關稅亦適用於修理、改造或加工貨品;部分商品則毋須額外關稅,包括特定的捐贈品、出版物、電影、海報、藝術品等。 (貿發局網站截圖) 文章稱,2023年美國從香港的進口總額為41.158億美元,涉5800萬美元的進口關稅。如徵收10%額外關稅,2023年香港產品會面臨約4.1億美元的額外關稅責任;2023年香港在美國市場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僅1.4%,如額外徵收10%的關稅,稅率將達到11.4%。 面對美國揮舞關稅大棒,香港正積極尋求應對方法。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表示,商經局已找他們開會商討應對方法,年中會率團,帶領中小企尋找其他買家和廠房。 “除‘一帶一路’外,他們找了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6個地方,因他們覺得當地發展成熟,我們生意可以與他們談一談。”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表示,“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我們不能將一籃雞蛋放在同一地方。” 他指出,特區政府已要求有興趣的中小企提交名單,最快5月出團。(完) 【編輯: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