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孩子對父母施暴個案增,是什麼出了問題?

分享到:
2023-05-08 13:1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8日電 “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內容,然而近年,孩子對父母施暴的案件有所增加。

香港東昨天(7日)就有一名13歲男童竟以雨傘毆打父親,導致對方昏迷!事發在昨天晚上約7時,該名13歲姓許的男童與父母一家四口於東薈城逛街。4人行至4樓一間服飾店外,男童疑因亂揮雨傘,遭父親責罵。雙方初時口角,男童突然情緒激動,以雨傘痛擊父親頭部及手部。父親被打至頭部受傷,有約兩厘米傷口,手肘亦受傷,他倒臥地上昏迷不醒。

救護員接報趕至,將傷者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搶救,他其後恢復清醒。現場遺下一把被打至破爛的雨傘及一個環保袋,雨傘碎片散落一地,地面留有小量血跡,商場事後圍封現場。警方經調查後,以涉嫌“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拘捕男童,他被帶返警署扣查。

香港中通社製圖。

事件引起社會討論,有網友留言稱“為什麼新一代年青人變得咁暴力”、”寵壞了,生容易教難”、“政府立例父母不可以打子女,應該仔要立例子女不可以打父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家教、身教、個人品格,都好重要,另一問題是他本身有沒有患過度活躍症”。

近年類似案件不絕,如早前在沙田一名17歲青年,因不滿83歲老父親買錯飲料,竟強奪老父親的枴杖怒打父母。

這讓不少父母不禁思考,究竟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青春期孩子對父母實施的暴力行為,被稱為“青春期家庭暴力”。有專業人士分析指,青春期家庭暴力心理的形成,與父母的不當教育有關,當中包括過度承擔孩子的責任,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來支配等。

他指出,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前,還未有明確的自我意識,大多會按家長的意願去做事。然而當孩子到了青春期,他們開始有自己的主張,堅持自己行動。這也反映了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思考,想通過此的行動來展示自己已經長大。而此時部分父母會認為孩子對事物的看法並不全面,總是會阻止他們的行動。而在阻止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衝突。但這亦有機會令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最初的和父母頂嘴,轉為對罵、打鬥。

有專家表示,要引導孩子必須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在孩子面前切勿有不好的言行舉止,否則會為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同時,家長要注意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方式,以及處理問題的手段,強調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有助孩子健康成長。若果面對青春期孩子試圖以打人去發洩情緒,必須盡快制止其暴力行為,並明確告知孩子,理解其憤怒但不能以動武解決問題。家長隨後亦應給予孩子適當的冷靜空間,平復情緒。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