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民樂》香港演出:激起滬港民樂交融浪花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8月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我們想用海派的方式來演奏我們心中的民族音樂,希望在香港激起交融的浪花。” 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以上海作為焦點城市,邀得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經典品牌項目《海上生民樂》音樂會版。5日演出前,執棒此次演出的國際著名指揮家湯沐海、樂團駐團指揮姚申申等樂團代表與傳媒見面,分享此次訪港演出的期待。 據湯沐海介紹,《海上生民樂》是將海派概念融合在一起,有西洋音樂《查爾達什》,也有標準的民間音樂、原創作品,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呈現,包括獨奏、二重奏、合奏,有情節性的表達,也有體現人文特色、山水畫的作品。 音樂會自2016年打造以來,經過不斷細化、提升、打磨,先後登上英國、法國、比利時等世界一流音樂廳的舞台,終於來到香港,與香港觀眾見面。 “相信會比之前的更精彩。”姚申申說,此次不管在表演形式或曲目上都有提升,保留了經典曲目,更為訪港演出加入了新曲目《墨戲》的首演,僅用一台古箏表現出書畫潑墨,揮灑自如的感覺。 香港中通社圖片 守正創新是上海民族樂團的堅持。姚申申說,音樂會很多曲目選自傳統民間,比如描繪楚漢相爭的《楚漢》,融合了琵琶經典《十面埋伏》和京劇曲牌《夜深沉》,重新編配出與傳統不同的表現形式,讓沒有接觸過民樂的觀眾既有熟悉感也有新鮮感,既學到東西,又能享受音樂。 海派民樂開放包容,音樂會其他選曲還包括取材自江南景色的《湖光》、作曲家譚盾譽滿國際的《臥虎藏龍》、以當代曲風展現嗩吶多元魅力的《鳳舞》和全新編配經典旋律的《蜂飛》等,以糅合傳統與現代,展現中國民樂之美。 香港近年致力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姚申申認為,上海屬於長三角經濟文化領先的城市,香港則是珠三角領頭城市,兩地互相學習,互相展示。 他特別欣賞香港中樂團近年的大膽創新嘗試,包括自創環保胡琴,解決了傳統蛇皮可能受天氣影響音色的問題,“民樂需要不斷創新,不斷摸索,兩地各有特色,可以共同為民族音樂發展作貢獻。” 《海上生民樂》音樂會5日及6日晚上8時,分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及荃灣大會堂演奏廳舉行。音樂會亦是康文署、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及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合辦的“上海文化周”項目之一。(完) 【編輯:李濼】
|
視頻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