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創新高!台灣出入境旅客逆差超2倍

分享到:
2024-08-19 09:1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8月19日電 據台灣“觀光署”統計,在2023年疫後第一個統計年度,台灣有高達1179萬人次出境,但僅有648萬人次入境,觀光人次逆差高達1.8倍。但這種現象到今年依舊沒有停止,甚至更加嚴重。據台灣“觀光署”最新統計,今年1月到5月入境台灣的旅客數僅324萬人次,出境旅客數則高達670萬人次,人次逆差已突破2倍,和往年同期比較創歷史新高。

台灣桃園機場入境旅客正在辦理入境手續。台灣“中央社”資料圖

出境旅客遠超入境

據台灣《聯合報》8月18日報道,據桃園機場公司統計,目前航班已達疫情前約九成,旅客運輸人次也已恢復到疫情前狀態,今年清明連假期間,桃園機場單日旅運量高達14.42萬人,是疫情後的新高點,明顯看出班機載客率較高。然而,這一切卻都是表象。

據台灣“觀光署”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台灣民眾出境目的地中,日本為第一,占比44%,其次為大陸地區的11.3%,接下來是韓國10.5%、越南6.6%、泰國5.3%。台灣人出境平均每人每趟花費約60481元(新台幣,下同),乘以出境人次,總支出高達7134億元。

而另一方面,2023年赴台的境外旅客約648萬人次,平均每人每趟消費41590元,總支出約2698億元。出境消費與入境消費對比,2023年台灣的旅遊逆差達443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比起2019年的3719億元逆差,高出717億元。

台灣《中國時報》18日報道了島內度假勝地墾丁的情況。當地旅遊業人士感嘆,今年墾丁旅遊是近年最差的一年。繼肯德基、麥當勞相繼撤出墾丁後,20年美式餐廳“冒煙的喬”也因生意不見起色且人力短缺,宣布9月熄燈。連鎖名店紛紛出走,且墾丁“住得貴、吃得貴”的形象深植人心,住房率下滑至五成,過去暑假旺季都需要早早訂房,“但今年卻像東部一樣慘淪為觀光重災區”。

台“觀光署”統計顯示,疫前墾丁每月遊客都突破2萬人次,今年1至6月僅1萬多人次。當地業者表示,許多店家在疫前、陸客來台時賺得盆滿鉢滿,但現在大不如前。

台灣墾丁海岸線的景色。台媒資料圖

未來可能更嚴重

有島內旅遊業者認為,台灣人出境熱持續,入境與出境的逆差將會更嚴重。

台灣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稱,未開放大陸遊客、匯率以及地震等,都是影響台灣旅遊的主因。據統計,5月赴台客源中,日本遊客達9.81萬人次,港澳地區遊客有9.41萬人次,韓國遊客則以7.12萬人次居第三。

黃正聰認為,花蓮地震後,台當局救災成效有限,加上缺工導致客房價格上漲,影響遊客赴台意願。他同時提及,大陸加入旅遊目的地競爭也是原因之一,過去大陸遊客是全球旅遊的主要動力,而現在大陸力推境內旅遊及入境旅遊,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免簽,還為歐美多地旅客提供免簽證過境待遇,“由於旅遊元素與台灣相似,對台灣有一定程度影響”。

有台媒回顧稱,2019年有1186.4萬人次旅客造訪台灣,其中大陸旅客占271萬,為當年第一大入境市場。到2023年,僅22.6萬陸客到台。若依照2019年的數據調查,2023年流失248萬陸客,島內觀光產值少了約1150億元新台幣。

一名島內旅遊業者說,過去入境旅客中最大占比的陸客,因兩岸關係因素不再赴台觀光外,另一大市場日本,也因經濟因素目前攬客不易,“台灣的入境觀光前景看淡”。

“少一些意識形態的對抗”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18日稱,民進黨8年執政下,台灣觀光產業淪為“觀光慘業”。2023年年底,台“交通部”定下今年入境1200萬人次的高目標,但過往最熱門的墾丁,觀光景氣都在下滑,“民進黨當局端不出牛肉,沒有春暖花開,觀光業仍是寒冬”。

李彥秀強調,台灣有豐富的民俗節慶活動,更有“美食之都”的優勢,“振興觀光需要多一些構思與創意,少一些意識形態的對抗”。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說,島內入境旅遊有兩大市場沒恢復,分別為大陸和日本,疫情前兩者占整體入境市場的四成左右,而“新南向”市場表現卻彌補不上陸客缺口。

台灣《旺報》發表社評稱,島內民眾希望看到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讓台海穩定、兩岸和平繁榮的當局,任何有利於民眾從兩岸交流中獲得實質利益與降低敵意促進理解的活動,當局都應視為己任。

文章呼籲民進黨當局取消大陸旅遊“禁團令”、改善陸生待遇、歡迎陸生來台就學,以擴大民間正常交流,讓兩岸關係朝降低敵意、務實解決問題及合作雙贏方向前行。(完)

【編輯:豐悅】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