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3日電 題:香港“低空”何以率先撬動高端經濟增長點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
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發展低空經濟,引起熱議。專家指,低空經濟涉及的領域多,不少行業已有使用無人機的先例,未廣泛應用涉及技術、法規等難點,期待政府提出清晰方向,相信未來空間龐大。
說到低空經濟,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無人機表演、送外賣,這些是大眾較常接觸的範疇,不過是將地面活動轉移到天上,何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絕不止於這些應用場景。”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及講座教授劉啟漢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無人機在環保領域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政府多年前與科大合作,研發出無人機傳感器,可偵測出船舶污染物排放量是否符合標準,減少對人手搜查、抽樣檢測的依賴,提高環保署執法效率。
在氣象觀察方面,劉啟漢舉例,如今全球暖化嚴重,無人機可透過空中測繪和熱成像分析,識別熱島效應嚴重的區域,為城市規劃提供依據。
除此之外,還有應急救援、消防滅火、治安管理等。劉啟漢說,這些應用的背後是大數據、算法、技術研發、生產製造等創新產業鏈。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將培育出新業態、新技術、新服務,非常值得挖掘。
對於無人機在香港的發展,劉啟漢形容僅見“雛形”,要打造低空經濟,必須對低空氣流有更準確的認識,才能更好地規劃活動網絡,“首先要收集數據,有了數據才能建立模型,規避飛行可能出現的風險。”
據悉,香港天文台正計劃建設覆蓋全港的相控陣天氣雷達網絡,有助監測低空天氣狀況。
特區政府將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制訂發展策略和行動計劃。官方公佈,首階段試點項目以空中監測和無人機載貨為主,包括運送外賣,以及信件、藥物等較輕貨物,今年底接受業界申請參與。
“及早部署未來,掌握關鍵技術,要實現技術上、法規上的突破,才能搶佔先機。”劉啟漢認為,香港不能只是跟隨其他城市的腳步,等一個產業成熟後才入場,政府、學界、商界都要多花心思嘗試、多創新。
香港目前進行的還有相關法例修訂,建立完善的空域管理體系,如制訂適用於25公斤以上無人機的法規,爭取在本屆立法會會期內通過,拓展應用場景;亦將借鑒灣區經驗,加強與內地的技術對接,建設跨境航線、出入境及清關程序安排,以及基礎設施配套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