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全球華僑華人歡度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

分享到:
2025-02-04 21:3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一帆)“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去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最近,全球不同國家的華僑華人也正舉行別開生面的活動,慶祝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

香港中通社圖片

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網站1月29日報道,澳各地慶祝農曆蛇年春節的活動預計將持續到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其中,悉尼的春節慶祝活動以唐人街為中心,是亞洲以外最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之一。

報道稱,在澳大利亞,傳統的春節慶祝活動包括放煙花、舞獅和賽龍舟等,還有發紅包和收紅包。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在社交平台發文說,春節已成為澳文化日曆上的重要日子,是顯示社區團結的機會。

當地時間2月2日,正值中國農曆大年初五“迎財神”的日子,倫敦“四海同春”新春慶典在特拉法加廣場、唐人街等多個地標舉行。活動從當天上午10點持續至下午6點,包括舞龍舞獅、花車巡遊、戶外文藝匯演、美食年貨攤位等,熱鬧紛呈,吸引超過70萬人參與其中。

這已是倫敦華埠商會連續第24年主辦“四海同春”新春慶典。據中國駐英國使館消息,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2日在特拉法加廣場致辭時表示,今年是申遺成功後首個春節,格外隆重、喜慶。春節蘊含萬象更新、闔家團圓、繁榮發展等豐富內涵,英國各界民眾和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共慶春節顯示了對和平、團結、友誼、合作的憧憬,也展示了對中英人民友好合作的支持。

作為中國潮汕地區一種民間藝術形式,英歌舞將戲劇、舞蹈與武術融為一體,取材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表演剛柔並濟,英姿颯爽。潮陽英歌也是中國國家級“非遺”。也是在2月2日大年初五,一場原汁原味的英歌舞表演亮相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記錄表演現場和觀看人潮的短視頻在社交媒體廣傳,“燃”“颯”“一秒回國”是配文關鍵詞。

在美國華人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1月10日至12日,中國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在可容納2500餘人的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連演四場。該劇以北宋畫家王希孟傳世名作《千里江山圖》為創作背景。2月11日,紐約愛樂樂團新春音樂會將在林肯中心上演。屆時,《春節序曲》《中國民族舞組曲》等動人樂章,也將向聽眾傳達中華文化之美。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袁勇麟接受中通社採訪時表示,海外華僑華人向來重視春節,長期以來在文學作品中多有體現,這是因為大家共享相同的佳節意蘊。春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正如菲律賓華文詩人白凌在《除夕》一詩中寫道:“三代/肩膀靠著肩膀/圍成圓圍成桌面/有的捧碗舉筷/有的刀叉齊下/細嚼一盤又一盤/道道地地的中國菜”;春節是祝福祈福的日子,正如馬來西亞華文詩人傅承得在《新年》一詩中寫道:“必屬於節慶的色彩/歡樂的語言……該是聲聲/恭喜發財/恭喜發財。”

袁勇麟表示,值此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全球各地熱鬧多彩的慶祝活動,創造了向世界分享“中國年”的好時機,也搭建起連通中國與世界的文化橋樑。“這有助中華文化在域外發揚光大,尤其是增強年輕一代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知。正應了中國人常說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完)

【編輯:王瑤】

視頻

更 多
香港黃金交易所蛇年開市:紅盤高開 料金價“高處未算高”
拋寶牒、賞煙花、觀賽馬 在香港大家這樣過新年!
在香港如何“送龍迎蛇”?過農曆新年這些都要買!
香港水上人家年夜飯吃什麼?餐桌上這些東西必不可少!
香港旅遊發展局花車先睹為快 亮點居然是車上插畫!
香港特首李家超向中通社全球讀者致蛇年新春祝福
買年花“發、發、發” 香港花商:年三十前定能全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