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台灣台語”名不正言不順

分享到:
2022-11-16 15:2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16日電  (記者 鄭竣凱)台灣文化部門近日接受綠營立委質詢建議,將在機關文書寫作中把“閩南語”改名為“台灣台語”,改名行為關乎多個部會。有台灣學者批評,此舉實為“藉用語言名稱操弄意識形態的作為”。


hk_c_image.png


  台灣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11日質詢稱,依據當局所謂“語言發展報告”,行政機關文書應將“閩南語”改稱“台灣台語”,但教育、文化部門目前未有作為。當局文化部門負責人李永得回應稱,將在一個月內“全面檢討改正”。

  王婉諭提及的所謂“語言發展報告”中稱,為使行政機構“順利推動語言復振工作”,提出“書面建議用語”,各機關於未來文書資料中應將“閩南語”稱為“台灣閩南語”。

  據台媒報道,該用語規範不僅適用於機關文書,後續更涉及多個部門,包括教科書,教育機構名稱及用語,例如當前的台灣小學“閩南語”教科書,未來恐改稱“台灣台語”教科書。

  “閩南語”改名經台媒曝光,引發輿論熱議,許多民眾認為王婉諭提出的建議毫無意義,等於“浪費公帑”,更有民眾直指此舉為綠營“去中國化”的一環,沒有發揚台灣文化,反而是在消滅。

  上一次引發大範圍爭議的“改名”,是將“外公外婆”改稱“祖父祖母”,也是由王婉諭提出,她聲稱,用來稱呼媽媽父母的用語“外公外婆”涉及性別歧視。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當即回應將進行改善,然而有民調顯示,超過9成的民眾認為稱呼無關歧視,反對改變“外公外婆”的叫法。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指出,“台灣台語”若合理存在,英語系國家豈不是應稱英語為“新西蘭新語”、“加拿大加語”,令人不知所云。

  曾在台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任教的學者林保淳發文批評,“台語”一詞,在通俗說法中已然成為閩南語的代稱,其用法是否得當,已有疑慮;至於“台灣台語”一詞,更是完全不通的詞匯,官員政客們是不是“吃飽太閑,沒事找事”。

  林保淳強調,“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種企圖借用語言名稱操弄意識形態的作為,只是徒增不必要的煩惱而已,“只有民進黨及其同路人幹得出來”。(完)

【編輯:周文菁】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黎以達成停火協議 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
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臻品的秋拍現場 哪些藝術品值得大家留意?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