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學家實現非接觸心臟活動監測技術突破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2月8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彥教授團隊在非接觸心臟活動感知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據《光明日報》報道,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並利用心臟機械活動諧波中的“拍頻效應”這一重要物理現象,成功克服了遠場條件下由呼吸運動引起的大數量級干擾。在無須任何模型訓練的情況下,他們利用毫米波雷達技術實現了高精度的非接觸人體心臟活動監測。這項研究成果標誌著非接觸心臟監測技術邁入新階段,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與長期監測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圖源:央視網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每年約有1790萬人因此喪生。在中國,隨著老齡化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致死率均居世界前列。研究表明,許多早發心血管疾病可以通過及時診斷和治療有效預防。長期連續的心臟活動監測對疾病的發現至關重要。 然而,現有心臟監測技術多為接觸式測量,例如傳統的心電圖設備需要在體表貼附多個電極,可穿戴設備則常基於光電容積描記法,這些方法由於舒適性不足、對使用環境敏感等原因,難以實現長期連續的心臟活動監測,從而可能錯過心血管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時期。 近年來,毫米波雷達技術被應用於心臟活動監測,展現出非接觸、便捷和高精度的潛力,但是技術發展仍面臨“呼吸譜洩漏”這一重大挑戰。對此,研究團隊通過系統性分析,發現了兩個重要的物理現象,從而成功破解這一難題。 這一研究突破為毫米波雷達在心臟活動監測領域的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在使用過程中,被測者不需要佩戴電極,也不需要去除衣物,以無感的方式完成長期持續心臟活動監測,展現出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完) 【編輯:念方野】
|
視頻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
在香港見到兩個“劉雯”?國際超模教你合影秘訣
香港六大部門反恐演習 現場控制“恐怖份子”!
李家超:習主席講話指明方向 政府將與社會一同奮發改革
李家超夫婦落區中環灣仔 與市民共同感受聖誕氛圍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