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廣東“十四五”規劃體現大灣區融合發展思路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4月26日 中國廣東省政府25日正式印發《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深圳學者分析,從該規劃文件可看出,下一步粵港澳大灣區將側重區域協調發展,解決目前發展融合不足的“卡脖子”問題。 《綱要》提出了“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全省GDP年均增長5%左右的目標,到2025年GDP約為14萬億元人民幣。展望2035年,廣東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率先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縱覽《綱要》,創新放在首要位置,數字經濟、金融強省等獨立成章,顯示了未來廣東在經濟方面的重要思路。 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綱要》著墨頗多。例如,前瞻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四五”期間,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要達到10%以上。加快建設數字廣東,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著力提升數字化生產力,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建設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發展高地。 根據《綱要》,到2025年,廣東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預計將達到20%。廣東省還將推進數字經濟地方立法,促進數字經濟新業態規範發展。 “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左右。”《綱要》提出,實施更高水平金融開放,攜手港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廣東省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 “卡脖子”問題,是區域協調發展問題,一方面是粵東、粵西、粵北與大灣區發展差距很大,導致廣東發展戰略空間不足,另一方面大灣區各大城市之間分工不明顯,資源要素流通不充分,甚至以鄰為壑,導致大灣區發展融合不足。 《綱要》提到建設一批聯合實驗室。余凌曲認為,可以更好發揮粵、港、澳各自的優勢特長,例如香港科研院校基礎研究能力強,可以和深圳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優勢結合起來,提升大灣區整體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創新能力。 此外,數字經濟比重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余凌曲表示,深圳和香港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都非常領先,前者更是首批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的四個地區之一。深港可以把數字經濟優勢進一步發揚光大,深入拓展廣東省及內地市場,提升深港數字經濟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
視頻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