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欲與中美競逐AI領域?尼赫魯家族第四代繼承人:無米之炊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7日電 在中美人工智能(AI)競爭正酣之際,印度亦不甘掉隊,1月底宣布將在8到10個月內構建基礎AI模型。不過在外界看來,目前印度AI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當地時間3日,印度人民院反對黨領袖、尼赫魯家族第四代繼承人拉胡爾•甘地在人民院發表講話。當談及印度AI發展現狀,他說:“如果印度要談發展AI,就必須先回答一個問題:要用什麼數據來支撐AI?” 在甘地看來,AI在印度的發展像是“無米之炊”,因為AI依託數據運作,而印度缺少數據。 甘地稱,美國擁有大量的消費數據(consumption data),而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則擁有大量的生產數據(production data)且將本國的消費數據留在國內,相比之下,印度既缺少生產數據,又把消費數據拱手給了美企。 據了解,AI技術的應用主要取決於數據、算力和算法,即數據需要達到一定體量,算力能够支持大規模的模型訓練,算法方面需要達到一定精度,端側算力也要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 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道指,印度產生的數字數據全球占比20%,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存儲在印度,其餘都在海外,目前印度正致力於提高數據本地化程度。 海德拉巴國際信息技術學院主管納拉亞南(P. J. Narayanan)表示,印度AI發展面臨的首要挑戰是確保獲得高質量數據,用於開發適合印度的基礎模型。 除了數據問題,戰略規劃、資金投入、創新環境等方面的不足也成為印度AI發展路上迎面而來的挑戰。 印度《經濟時報》早前發文稱,鑒於中國在AI領域的最新突破,一場有關印度AI發展的對話變得“更加緊迫”。1月20日,中國AI企業DeepSeek發布開源模型DeepSeek-R1,該模型用較低成本達到了美國OpenAI開發的GPT-o1的性能,引發全球關注。 1月28日,印度政府宣布將在8到10個月內構建基礎模型,文章形容:“中美爭奪AI領先地位之際,印度看起來也在奮力追趕”。 那麼印度能否迎頭趕上?文章稱,中國DeepSeek表明,依靠較少的資金和算力也可以構建出突破性的AI模型,小型團隊也能與全球科企巨頭一較高下。文章強調,為了確保印度AI的發展不落人後,必須對研究進行持續投資、為人才營造良好環境以及制定長期願景。(編譯:李雪萍)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李雪萍】
|
視頻更 多
DeepSeek真實大測評!用過的香港人這樣說
特朗普加關稅 香港工商界有應對之策:找其他買家
香港寵物展 我們採訪了一群萌寵!
民青局新春酒會 特首連說三個“祝願” 麥美娟稱會讓香港年年“家和萬事興”
香港黃金交易所蛇年開市:紅盤高開 料金價“高處未算高”
拋寶牒、賞煙花、觀賽馬 在香港大家這樣過新年!
在香港如何“送龍迎蛇”?過農曆新年這些都要買!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