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哈薩克斯坦騷亂基本平息 專家解讀前因後果 香港中通社1月11日電 題:哈薩克斯坦騷亂基本平息 專家解讀前因後果
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 在哈薩克斯坦政府和集安組織(CSTO)的共同努力下,哈持續近一周的騷亂已基本平息,國內局勢趨於平穩。總統托卡耶夫1月10日表示,哈薩克斯坦已經恢復秩序,度過了一次“未遂的政變”。11日他又宣佈,集安組織維和部隊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預計將在兩天之後開始撤離。 據俄媒1月11日消息,哈薩克斯坦內務部發佈消息稱,該國在暴亂背景下拘捕9900人。 托卡耶夫10日表示,近期恐怖分子在哈薩克斯坦的暴力行動造成執法人員和平民的大量傷亡,大約1300個商業設施遭到破壞,有100多個購物中心和銀行被襲擊,大約500輛警車被燒毀。據托卡耶夫初步評估,哈國內經濟損失約為20億-30億美元。 這個一向平和的中亞國家為何突然發生這麼大的騷亂?損失慘重,舉世嘩然。對於這個問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助理研究員李瑩瑩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認為,此次哈騷亂事件中,燃料價格上漲引發民眾抗議是誘因。主要根源有兩方面,一是近兩年來哈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導致社會矛盾激化;二是在“雙頭政權”下,哈政府此前承諾的改革停於表面,始終沒有推進落實。哈政府治理體系“換湯不換藥”,效率低下、腐敗猖獗等問題依然嚴重。 至於網上傳說的此次騷亂涉及哈內部權力鬥爭,李瑩瑩指出,目前來看,很難說是由內部權力鬥爭引發的,但托卡耶夫藉此鞏固了自身權力,打破了“雙頭政權”格局,成為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另外,她補充說,初步資料顯示,襲擊者中有人曾代表極端伊斯蘭組織作戰。 據報道,托卡耶夫在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交談時說,中亞、阿富汗和中東激進分子在幕後策劃了這次動亂。 另外,1月6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則表示,近期在哈薩克斯坦發生的動亂事件有“外國唆使”成分,有境外勢力“企圖用武裝和訓練有素之人強行破壞別國安全和完整性”。 據俄媒報道,一名在阿拉木圖被拘捕的男子承認自己是從吉爾吉斯斯坦而來,此前有人給了他200多美元,要求其參加鄰國哈薩克斯坦的抗議活動。 對於這件事背後是否有美國的影子,李瑩瑩認為,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還無法明說背後是否有美國的支持。事件發生以來,美方表態呼籲各方冷靜、以和平方式表達自身訴求,同時呼籲哈政府保持克制。這與以往其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等事件中,美國為反對派和示威群眾搖旗助威的姿態有很大不同。盡管如此,目前哈境內受美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多達幾千個。不排除其中部分激進青年組織在美國資助下參與一些示威活動與騷亂事件。 對於俄羅斯在這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李瑩瑩分析說,對俄來說,此次以集安組織之名介入哈局勢有兩大利好。一是鞏固俄在哈薩克的影響力,保持哈政權對俄的友好態度;二是提高由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的聲譽。這次維和行動是集安組織20年來首次出兵。當然,俄羅斯方面表示,此次集安組織出兵主要是配合哈方做些輔助性工作,在哈局勢穩定後會迅速撤離。這也是為了防止哈國內民族主義勢力被激怒,引發反俄情緒高漲。(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