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國際郵件消殺後還有病毒 中疾控專家解釋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月19日電 為防控境外物品攜帶新冠病毒入境,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曾多次發佈文件,要求各口岸對進口郵件和貨物進行全面消毒,希望在關口攔截被污染的物品。但現實中還是出現了進口水果、國際郵件核酸檢測陽性的案例。據媒體19日報道,有中疾控專家指出,在特定條件下,有些病毒不會死亡,貨品就會具有傳染性。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表示,目前國際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態勢仍在持續,進入到中國的郵件和貨物,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一些病毒在轉運過程中可能會逐漸死掉,但在特定條件下,有些病毒不會死亡,貨品就會具有傳染性。 張流波說,假設在國外物品上污染的新冠病毒量比較大,同時轉運工人一咳嗽,一噴嚏,可能唾液、痰液上面有機物比較多,對病毒有比較好的保護作用。再加上現在北半球是冬天,病毒存活的時間就會長很多。如果再經過空運,時間又短,這個時候我們在接觸到這些貨品的時候,接觸到這些包裝表面的時候,就可能存在著感染風險。 此外,專家還介紹,新冠病毒不僅會污染郵件的包裝,也會污染內部的貨品。此次快遞行業相關人員沒有最先發病,說明對郵件表面的防護和消毒效果是好的,但對包裝裡面的貨品出現傳播風險要引起高度重視。 據《財經》雜誌報道,美國疾控中心的一篇文章稱,在常溫下被污染後的多孔表面,幾分鐘或幾小時後就無法測出活病毒。即使是不鏽鋼、塑料、玻璃這樣的無孔表面,附著病毒的傳染性也會在72 小時內降低 99%。(完)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