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月31日電 台媒1月31日報道,台軍在發展遠程巡航導彈的同時,還為“延伸防衛縱深”而專門建立數字地圖模型和數據庫,以實現對大陸所謂的“源頭反制”。
台媒報道截圖 (聯合新聞網)
台立法機構日前三讀通過的“海空戰力提升計劃特別預算案”中,編列新台幣170億元預算,計劃自2022年至2025年,生產遠程打擊所需的“雄昇導彈系統”。還打算建立針對解放軍重要軍政指揮機構、軍備陣地的“高精度地貌模型(DSM)”,更新對地攻擊導彈的目標數據庫,以實現所謂的“源頭反制”。台防務部門對此未曾否認或承認。
外界分析,該導彈系統就是在台軍服役多年的的“雄風-2E”巡航導彈,但射程從原先的600公里增加為1200公里,“可更深入涵蓋大陸內地軍事目標”。台防務部門智庫學者聲稱,台軍將在既有濱海與灘岸防衛戰力基礎上,向外拓展防衛空間,達成延伸防衛縱深與戰略持久目標。
然而“雄風-2E”巡航導彈想要精准打擊特定目標,除了依靠GPS導航外,還需輸入通往目標途徑沿途地貌的“高精度地貌模型”。後者相當於通過特定的地貌特征“教導彈認路”。隨著“雄風-2E”導彈射程延長,必須重新構建其射程範圍內的解放軍重要目標、陣地沿途地貌、特殊辨識目標與目標本身的數字化模型。
報道提到,台軍將主要以最新衛星3D照片為基礎,計劃在2026年完成巡航導彈所需的“高精度地貌模型”。台軍還列出己方承受第一擊後,須執行“源頭反制”的解放軍目標,以導彈、雷達陣地、軍用機場、軍用指揮所與港口為主。
據介紹,DSM即通常測繪專業所說的“數字表面模型”。對於貼地飛行的巡航導彈而言,DSM可以結合地形匹配技術修正遠距離飛行時的偏差,同時不像GPS導航那樣容易受到干擾。但用於地形匹配技術的DSM精度要求相當高,就算是擁有全球分辨率最高的軍用偵察衛星的美軍,仍需要派出大量偵察無人機對目標區域進行精確測繪。太空偵察能力幾乎為零的台軍,想依靠商用級衛星地圖繪製DSM,其可靠性需要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有分析人士表示,解放軍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展開包括打巡航導彈的“新三打三防”,已擁有應對巡航導彈的立體防禦體系。台軍想依靠幾枚巡航導彈就叫囂對大陸“源頭反制”,無異於“痴人說夢”。(记者 施鑫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