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1日電 題:走近LALAMOVE:香港科技物流公司進駐內地十載
香港中通社記者 崔靜雯
近十年來,中國內地的物流發展迅速,不少企業伺機進軍香港市場。事實上10年前,香港本土的物流公司已看好內地即時送貨市場。
“拉貨就找貨拉拉。”這句讓不少內地網友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其公司是2013年由香港科技物流公司LALAMOVE所成立。
近10年來,LALAMOVE緊隨著國家“一帶一路”路線發展。截至目前,LALAMOVE業務版圖擴展至內地逾300個城市,以及菲律賓、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逾40個國家地區。
一個集團兩個平台,貨拉拉主打內地市場、LALAMOVE主打內地以外的市場,不禁讓人好奇,其運營方式有何區別?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中通社圖片
近期,LALAMOVE首席運營官盧家培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時說,兩個平台均利用科技,綁定用戶與司機,提供合適車型和運送方法。但平台會根據不同地區再進行微調,如地圖、語言等,讓產品服務能迎合當地需求。
香港中通社圖片
單是送貨車型,LALAMOVE會根據不同城市地區的道路網絡,提供不同選擇;香港涵蓋電單車、客貨車、5.5頓車、9頓車;孟加拉提供電單車、客貨車、1噸車、三輪輕貨車。貨拉拉則提供載重300公斤至25頓的12款車型。
可以看出,LALAMOVE通過配對合適資源,為中小企、司機、送貨平台打造三贏的密切關係。
“貨拉拉的車型選擇統一,LALAMOVE在海外其他城市的車型比較多元,如何利用科技在平台內滿足不同市場的需要,這是我們很重要的工作。”盧家培認為,LALAMOVE最大優勢在於科技。
據了解,LALAMOVE“出海”第一站是新加坡,隨後就是中國內地。
盧家培說,香港是一個700萬人口的小城市,市場規模很小,公司要國際化,一定要回去內地,內地是重要的市場。“第一個站去新加坡,是新加坡與香港有很多相似之處;第二站回內地,是市場體量大,且語言文化相通,因此我們用貨拉拉團隊嘗試新的產品服務,成功後在LALAMOVE推廣,也是我們作為一家香港公司,在內地以至國際上成功的原因。”
香港中通社圖片
現在LALAMOVE已覆蓋東南亞與東盟所有重要市場。去年10月,LALAMOVE進軍南亞,開拓全球第11個市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出訪中東,LALAMOVE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周勝馥亦跟隨前往。
盧家培透露,外訪後發現在創科方面,可向中東學習,近期也在研究中東市場。“作為本地科技公司,將繼續以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獨特優勢,發展‘一帶一路’及東盟市場。”
內地有美團、順豐等物流平台,東南亞有Grab等平台。競爭是“出海”要面臨的重要一環。
盧家培認為,整個物流市場很大,科技的發展與資料化,是有助物流平台的發展,以及降低成本。但LALAMOVE總能在發展中都能找到新市場。“香港道路很窄,交通很堵塞,我們就想到步兵(徒步送貨),會根據不同的競爭去調整。”
“搶人才”一直是香港的熱門話題,而LALAMOVE早已將“搶人才”發揮得淋漓盡致,僅香港總部的員工就來自30多個不同國家地區。
“員工能把自己國家的專才帶來公司,而且他們對自己國家的市場熟悉,有助公司在國際上發展。”盧家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