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腦出血致死率達40% 港中大研究指應研新治療策略香港新聞網7月22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腦神經科最近完成全球首個針對心房顫動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比較他們在腦出血後使用“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與保守治療的成效。結果顯示,相較於保守治療,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未能顯著改善華人房顫患者出現腦出血後的康復情況,因此有迫切需要為腦出血患者尋求更佳的治療策略。研究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JAMA Network Open》發表。由於腦出血患者出現嚴重後遺症、以至死亡的風險均很高,研究團隊冀藉著7月22日“世界腦健康日”呼籲大眾,特別是房顫患者,應嚴格管理可引致腦出血的風險因素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 香港中文大學圖片 千分之一病人服用抗凝血藥期間併發腦出血 房顫患者會因心跳不規則而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部分血液或會積聚在心臟內形成血塊,當血塊游走至腦部便有機會造成腦血管阻塞,引發心源性中風。服用第二代抗凝血藥可預防房顫患者出現血管栓塞,並降低缺血性中風風險60至70%,但同時出血風險亦會增加。 服用第二代抗凝血藥期間的腦出血風險約為0.1%,為罕見的嚴重併發症。腦血管破裂後,血液滲出而形成的血腫會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可導致嚴重殘疾,死亡率更高達40%。因此,及時和有效的止血治療對腦出血患者至關重要。醫生一般會根據腦出血後血塊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病人情況,評估應採取保守治療控制血壓,還是使用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直接補充凝血因子。然而,目前使用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的治療建議是基於專家意見和動物模型,仍缺乏比較研究來評估此類治療的臨床效益。 大數據分析發現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未能改善腦出血預後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醫生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醫院管理局數據實驗室及第二代抗凝血藥物患者登記冊的匿名數據,分析232名於2016年至2021年期間,服用抗凝血藥並出現腦出血的房顫患者影像及臨床數據。腦神經科團隊與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及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共同開發人工智能影像演算法,配合醫管局大數據進行分析,整體結果顯示只有31%房顫腦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神經功能恢復良好,39%的患者更在腦出血90天內死亡。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在患者神經功能復原、降低死亡率或減少血腫擴大的效果均沒有比保守治療優勝。 葉耀明醫生指出:“第二代抗凝血藥普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都很高,患者在服藥期間出現腦出血雖然罕見,但亦是嚴重的併發症。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是目前國際指引中其中一種腦出血的治療方案。我們的研究有助了解針對與第二代抗凝血藥相關腦出血的最佳治療策略。現時已有高質素研究數據顯示,針對性抗凝藥逆轉劑和及時的血壓控制對治療急性腦出血有明顯療效。” 利國偉腦神經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教授表示:“研究結果印證了我們有迫切需要為腦出血患者尋求更佳治療策略。由於年齡的增長會增加腦出血的發病風險,隨著人口持續老化及新型抗凝血藥更廣泛使用,我們預料腦出血的發病率會逐漸增加。房顫患者應定時覆診及管理風險因素,才能降低腦出血的風險。” 研究團隊提醒大眾,特別是房顫患者,應積極管理可導致腦出血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酗酒和肝腎功能不良,亦要避免頭部受傷,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及遵從醫護人員指示服藥。另外,團隊建議大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保持均衡飲食、進行恆常的帶氧運動、避免過量飲酒等,都能有效預防“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完) 【編輯:陳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