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港中大調查:港人移居海外後收入下降

分享到:
2024-07-25 16:1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25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潘樂輝、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助理所長潘學智25日在《明報》撰寫文章。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系學生在指導下開展移英港人研究,於2023年7月至12月發放網上問卷,得到非政治性的居英離散群族組織協助,得到1237名移英港人回應。問卷內容針對移英港人的人口、工作、生活及媒體消費等多方面。

收入下降  幾無例外

居英港人較本地港人富有、更具生產力及消費力。離港前他們的家庭每月平均收入,達到4.65萬港元,比最新的香港中位數3萬港元高出不少。然而移民之後,這些家庭的每月平均收入下跌至3.33萬港元,即驟降近三成(以1英鎊兌10港元計算)。英國全國的月入中位數約2.67萬港元,雖然居英港人在該國仍算不俗,要過中產生活想必不成問題,但明顯不及香港豐裕。

香港中通社圖片

將家庭數目按收入組別劃分,顯示港人家庭在移民前以高收入為主,移民後普遍降級至中收入水平,能夠保持在同一收入組別的僅屬少數。家庭收入劇減,有各種各樣原因,比如工作種類及行業變動、移民後待業或選擇退休的人數增多等;不少父母亦因為照顧子女的緣故,其中一人放棄工作,留守家中。不管什麼原因,家庭收入減少會直接影響生活質素,例如在休閒活動、娛樂等方面的消費將變相減少。考慮到英國高稅收及物價的情况,我們可預見居英港人在生活上需要變得比較刻苦。

職業錯配  白領變藍領

除了家庭整體收入下降外,就業人士的專業程度也明顯降級。長年研究社會流動的Harry Ganzeboom等學者,建立了“國際職業社會經濟指數”(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 of Occupational Status, ISEI),量化評估各個工種的專業性,以便比較。這個指數利用教育要求、社會資源和經濟收入形成層級化的量表,將不同行業變成由0至100分的指數作為分析參考,例如經理為65分、勞動工人為24分。

根據上述問卷數據,移英港人原先在港的ISEI為41.2,而赴英之後則下跌至24.2。此高低轉變代表多重意思。首先,移英港人由過去主要從事文職或專業工作,變成從事勞動或技術工作。每個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也有不同,背後花上不少個人努力和社會資源培養,所以港人的工作種類突然轉變,反映人力資源嚴重錯配的情况。其次,每個工種和行業有其獨特的社會身分及價值觀。轉職者要接受自己“半途出家”,家人亦需要調整收入和生活開支變化。因此,工作轉換所帶來的生活及心理調節,既影響個人,又影響家庭。這些調整過程難熬,可能衍生家庭衝突,嚴重者更可能患上適應障礙症。(完)

【編輯:陳偉根】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黎以達成停火協議 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
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臻品的秋拍現場 哪些藝術品值得大家留意?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