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特稿:“體育無出路”觀念正在香港悄然轉變

分享到:
2022-02-03 16:4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3日電 題:“體育無出路”觀念正在香港悄然轉變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崔靜雯

香港代表隊派出史上最多的運動員參加本屇北京冬奧會,這三名運動員承載著市民對於冰雪獎牌的期望,也體現近年來香港社會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在政策支持和獎牌效應下,港人越來越感受到,“體育有出路”。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新華社圖

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副主席馬逢國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體育無出路”的思維過去十年在香港正在逐步轉變,無論是社會對於職業運動員的關注,還是家長對於孩子從事體育事業的顧慮消除。

這種改變,離不開特區政府過去十年的強力支持。

在財政方面,2012年,香港特區政府成立70億港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2017年至今,特區政府已撥出600億港元的新資源。

資金到位,特區政府也支持體育運動“精英化”。過去10年,香港體育學院(體院)支援的精英運動項目由13項增至17項,運動員亦由約650人增加至超過1200人。

在香港,投行金領、律師、醫生,一直是高考狀元的夢想職業。運動員在眾多職業中是一條極窄的小巷。有退役的女劍擊運動員曾坦言,在役時身兼三職,要讀書要比賽還要打工賺錢,必須想好退役後的路。

東京奧運在香港意外掀起體育熱;劍擊手張家朗、女“飛魚”何詩蓓更在隨後的其他比賽中取得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成績。獎牌效應和社會的關注,也讓許多退下的運動員重回賽場。

馬逢國坦言,獎牌效應一直都有,例如1996年奧運會香港取得首枚奧運金牌,滑浪風帆也在香港更普及了。

“除了獎牌效應,社會應該更關注退役運動員,給他們除體育之外的發展機會。”馬逢國過去多年一直在立法會呼籲,大學收生應降低運動員入學門檻。目前,8間本地大學讓體院可提名全職運動員申請入讀提供獎學金。這些支援,勢必會鼓勵更多基層學生有底氣嘗試多類型運動。

近日,香港大學更首次推出“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報讀者需要參與大型的國際賽事,如奧運會、世界盃等,不會在學業成績上有嚴格設限。

馬逢國指出,大學政策反映的是,社會越來越能接受退役運動員。很多退役運動員也能做一些體育策劃或行政方面的工作,這些保障會讓家長更願意付出,讓孩子走一條少人走的體育路。

十年磨一劍,特區政府的政策漸顯成效,本地現時有世界第一的運動員。2025年香港將參與舉辦全運會,啟德體育園等大型場館也即將竣工。馬逢國提出,香港的體育政策應該朝“產業化”、“經濟化”發展,讓體育成為與金融等同等地位的行業。(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