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家料11月確診跌至3位數香港新聞網9月2日電香港新冠疫情嚴峻,單日新增確診個案相隔5個月再破萬宗。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則對香港中通社分析,這一波疫情高峰期預計在秋天結束,接近11月若每日確診個案跌至約200宗時,變種病毒威脅下降。屆時入境檢疫可考慮實施“0+7”,因香港和外界的風險水平已經差不多。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2日在電台節目指,未能評估香港疫情何時到達高峰,強調現時要繼續推高疫苗接種率,特別是兒童接種疫苗,如同“與疫症賽跑”。 劉宇隆指,奧密克戎BA.2或BA.5個案佔比升至6成,按其他國家經驗,估計佔比未來將會升至約9成。 行政長官辦公室發言人1日晚間回應傳媒查詢指定檢疫酒店政策時說,現時疫情嚴峻,每日確診人數高達8千至1萬宗,持續上升,不但對“一老一幼”等高風險群組的生命構成威脅,亦嚴重影響公營醫療系統的運作,現時非緊急服務已因疫情削減了三成,受影響的情況嚴峻,政府將繼續採取精準措施管控疫情。 發言人重申,政府維持五點整體防疫政策,包括不躺平、減重症和減死亡、保護高風險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和長期症患者、以科學精準的方法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以減低管控人數和管控範圍,容許最多的日常活動和涉及的人數,以及平衡風險和經濟動力,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維護民生活動和香港的競爭力。 香港中通社圖片 長者和兒童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極高。1日再有確診兒童情況危殆,15個月大女童岀現抽筋,屙嘔,脫水,休克,凝血功能受影響。 現時6個月至3歲幼兒的接種率約11.7%,劉宇隆認為,幼童打針速度要與疫情賽跑,最理想每日有800名幼童接種。 為推高兒童疫苗接種率,特區政府將調低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至5歲,下星期公布細節,措施亦會設2個月過渡期,亦在研究縮短兒童第二第三針疫苗接種相隔時間。劉宇隆相信,措施能增加兒童接種誘因。 香港中通社圖片 為鞏固對院舍院友的保護,特區政府2日起要求所有院舍員工隔天進行核酸檢測,並繼續每天值勤前進行快速測試,以防員工將病毒帶進院舍。相關人士如未有遵從檢測公告,可處定額罰款1萬元,並會收到強制檢測令,須於指明期間內接受檢測。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將院舍外展疫苗接種服務特別計劃延長至9月尾,邀請醫療團隊持續每星期最少到訪配對院舍一次。 香港中通社圖片 據悉,特別計劃自7月25日推行至今,院舍的第三劑疫苗接種率已由不足40%提升至超過60%。如計及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康復院友,符合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要求的院舍達到85%,成效顯著。 在延長特別計劃後,第三劑的接種率有望在9月底前提升至最少70%,而計及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康復院友,與已接種第三劑等同的有效接種率可超過90%。(完) 【編輯:徐嘉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