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好圖 盤點兩岸三地春節的獨特年味香港新聞網2月3日電 新春佳節,兩岸三地的市民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熱鬧紅火過大年,歡快喜慶。 1月27日晚,春節臨近,香港中環一行人天橋被賀年燈飾裝飾一新,“恭賀新禧”“全年行好運”“發財”“大吉大利”“福”等各種喜慶字句充滿節日氛圍,吸引許多遊人關注。(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為迎接2025蛇年的到來,台灣雕刻大師陳逢顯推出新作品,雕刻世界最小”黃金蛇”呈祥獻瑞,作品名稱“豐收”,盼大家能走上豐收興旺的一年。陳逢顯這件世界最小黃金蛇作品共耗時6個月完成,尺寸長0.8公分、寬0.3公分、高0.5公分,旁邊還有六隻黃金雕刻的小老鼠,象徵豐收的意思,每隻小老鼠的尺寸只有0.1公分左右,這件蛇與老鼠的作品,雕刻的栩栩如生,讓觀看的人讚嘆不已!而且必須透過高倍的放大鏡觀看,才能一窺全貌。 香港中通社圖片 1月28日除夕,香港高鐵西九龍站迎來春運客流高峰。(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1月28日上午,香港北角春秧街熱鬧非常,大批市民在除夕當天選購新鮮食材準備歡度新年,街市有各種海鮮、雞鴨魚肉、水果蔬菜、鮮花盆景林林總總,街道兩旁攤檔生意興隆。圖為市民在選購賀年彩飾。(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1月28日上午,香港北角春秧街熱鬧非常,大批市民在除夕當天選購新鮮食材準備歡度新年,街市有各種海鮮、雞鴨魚肉、水果蔬菜、鮮花盆景林林總總,街道兩旁攤檔前水洩不通。圖為海鮮攤檔。(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1月28日晚上,香港市民和遊客到維園花市逛花市購年花。當天年宵花市最後一日開放,大批市民在場內享用美食,歡度除夕夜樂也融融。香港農曆年宵市場1月23日開張持續至1月29日(年初一),全港共設有15個年宵花市地點,涵蓋濕貨、乾貨及快餐區,為市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1月28日是除夕,在晚上11時為傳統時辰子時,是新一日開始,也即新一年到來。大批善信到黃大仙祠,上蛇年頭炷香祈福。圖為“頭炷香”活動的常客、94歲藝人黃夏蕙上頭炷香。(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1月28日,為隆重慶祝乙巳蛇年的快來,並方便善信進廟上頭炷香,澳門媽閣廟昨晚十時開放善信進內。踏入子時之際,法鼓三通,廟方人員聯同在場嘉賓及一眾善信誠心向媽祖上香,祈求媽祖恩澤四海、厚德歸民、百業興旺、社會和諧,希望蛇年事事順利,諸事圓滿。香港中通社圖片 台灣嘉義縣新港鄉奉天宮1月28日晚間除夕夜,遵循古禮搶頭香,深夜11點子時廟門開啟,眾多香客人手1支香,奮力往前衝,爭場搶差頭香。“搶頭香”習俗的由來,是源自於過去有人認為在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子時祭拜玉皇大帝時,插入第一炷香的人將會得到玉皇大帝特別的眷顧,後來演變成在新年第一個時辰把香插入香爐,有拔得頭籌的寓意。 香港中通社圖片 2025年是乙巳蛇年,傳統農曆的青蛇年,有384天,雙春兼閏六月。在十二地支裡,“巳”對應數字6,閏六月意味著農曆六月出生的人今年能過兩次生日,“六六大順”,可不就是“巳巳如意”嘛。而一年兩次的立春,代表著雙倍的生機,寓意著“生生不息”。民間流傳的“蛇年難逢雙春年”,這種“難逢”一旦遇見,便被視為難得的吉兆。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樣的年份或許只是曆法上的巧合,但對講究傳統文化的人來說,這一年無疑是一個值得慶祝和珍惜的年份。圖為香港市民在旺角花市拿著有靈蛇的風車,希望來年風調雨順。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文峰攝) 1月29日大年初一,澳門大三巴牌坊前,長238米的大金龍起舞,沿多地標巡遊,沿途向市民和旅客拜年,吸引大批遊人到場。香港中通社圖片 1月29日是年初一,香港尖沙咀人頭湧湧,大批市民和遊客外出遊玩。(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春節1月29日大年初一湧現人潮,不少信眾摸春牛祈福,循古禮製作的“七星平安橋”,橋上安奉一尊歷史相當悠久的佛祖神像,成為許多民眾春節假期必走的行程之一,也有不少外地遊客特地前來祈求平安。香港中通社圖片 1月29日大年初一,“國泰新春國際匯演之夜花車巡遊”晚上8時在香港尖沙咀上演,作為乙巳蛇年香港賀歲的“頭炮”盛事。今年匯演主題是“如意新春 喜樂連連”,演出團體增至55個,陣容更勝去年。(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1月29日大年初一,“國泰新春國際匯演之夜花車巡遊”晚上8時在香港尖沙咀上演,大批市民和遊客在街道兩旁觀賞。(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1月30日大年初二,香港眾多市民到沙田車公廟參拜,市民攜帶香燭、風車入場並求籤。祈求新一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上午9時至中午12時,車公廟共有12867人次進廟。當天早上,不少市民在車公廟開門前已排隊等候入場。中午時分大批市民更需要輪候進廟祈福。(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1月31日,香港賽馬會於當天大年初三在沙田馬場舉行“農曆新年賽馬日2025”。“農曆新年賽馬日”共上演了11場賽事,其中三場焦點賽事包括“賀年盃”、“百週年紀念銀瓶”,及四歲馬經典賽事系列首關的“香港經典一哩賽”。“賀年盃”於第六場上演,途程為1400米,最終由姚本輝訓練、布文策騎的“堅又威”勝出。 香港旅發局總幹事程鼎表示,年廿九至大年初三,訪港旅客近68萬人次,比往年多6%。 當中的內地旅客達56萬4千人次,比去年同期多4%。 圖為初三新春賽馬吸引自內地及海外遊客人數近萬人,創歷來賽馬日新高,其中有九成為內地遊客。(香港中通社記者徐嘉儀攝) 1月30日大年初二,香港2025年農曆新年煙花匯演主題為“金蛇迎春慶豐年”,分為9幕。大批市民和旅客在維港兩岸觀賞。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新春期間,澳門年味濃鬱,媽閣廟前長龍翻騰,金獅悅動,鑼鼓喧天中洋溢著新年喜悅的氣氛。 香港中通社圖片 農曆春節期間,大年初三吸引許多民眾前往祈福。台北市艋舺龍山寺都會在三川殿廟埕廣場上設置以當年生肖為主題的“生肖祈福主燈”及祈求平安順遂的“平安總燈”,供民眾來參拜時“躦燈腳”祈求“添丁發財”,不只保留傳統文化,也提供民眾欣賞花燈的樂趣。 香港中通社圖片 1月31日,新春重頭戲由澳門旅遊局舉辦的“金鱗昇輝歡樂春節2025農曆新年花車匯演”於西灣湖廣場盛大開幕,現場氣氛熱烈,洋溢“歡樂春節”的喜慶氛圍。香港中通社圖片 新春假期,中國內地出遊人數眾多,圖為日月貝,是珠海的地標性建築,也是中國唯一建在海島上的歌劇院,整座歌劇院以貝殼為造型,設計獨特。(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新春期間,中國廣東省廣州年味濃鬱,越秀公園內五羊石雕、明城牆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慶。圖為小孩快樂地奔跑在繽紛的綵燈下.(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文峰攝) 2月2日,羅湖邊檢站對外發布稱,1月28日至2月1日12時,經羅湖口岸出入境的通關旅客近70萬人次,其中外籍旅客佔比明顯增加,來華體驗“非遺”中國年蔚然成風。此期間,羅湖邊檢站累計查驗外國人超1.3萬人次,其中來自印度尼西亞、印度、菲律賓以及法國、德國等外國人旅行團火爆,累計查驗超1600人。(丘文昊 攝) 2月1日,香港旅發局總幹事程鼎表示,年廿九至大年初三,訪港旅客近68萬人次,比往年多6%。 當中的內地旅客達56萬4千人次,比去年同期多4%。圖為年二十九晚維園年宵花市有大批市民遊客。(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台灣2025新北燈會已在新北大都會公園正式登場,燈會以“靈蛇獻瑞一起PLAY”為主題,高12公尺的主燈“靈蛇獻瑞”,以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題,呈現動物傳說與自然意象之美,將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創新,讓民眾欣賞從傳統到科技,從工藝到藝術的文化魅力。 香港中通社圖片 編輯:徐文峰 監製:洪少葵 【編輯:徐文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