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春節檔電影票房預冷,港產賀歲片“不靈”了?

分享到:
2025-02-04 18:1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4日電 就在內地春節檔(1月28日至2月4日)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火爆、突破65億元人民幣之際,香港春節檔電影卻陷入寒冬。香港票房有限公司3日公布,除夕至年初四(1月28日至2月1日)的5日賀歲檔期,票房總收入為3060萬元(港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下跌37.1%,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亦跌近6成,為近10年最差。

香港是讓賀歲片一詞廣為流傳的起源地,為何現在港片“不靈”了?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香港今年賀歲檔,票房收入首兩位的為港產片,當中《臨時決鬥》5日票房收入為747萬元;《祥賭必贏》排第二,票房收入為580萬元;第三位是內地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票房收入為418萬元。

對比2024年賀歲檔,《飯戲攻心2》以2108萬元的票房收入成為當年香港賀歲檔票房冠軍,是今年排頭位的《臨時決鬥》票房收入的3倍,就連去年排名第二、票房收入1139萬的《盜月者》,也比《臨時決鬥》高。

再對比疫情前、2019年的賀歲片票房成績,更大跌59.3%!當年上映的賀歲片包括周星馳導演的《新喜劇之王》;麥兆輝執導,劉青雲、張家輝主演的《廉政風雲 煙幕》,亦有好萊塢電影《魔法保姆》等,春節檔票房收入達7519萬。

相形之下,今年香港的賀歲片似乎陷入寒冬。香港票房有限公司稱,有關成績令人失望,希望未入場的觀眾多到戲院支持賀歲電影。

香港是讓賀歲片一詞廣為流傳的起源地,為何現在的港產賀歲片“不靈”了呢?

外遊

外遊或為其中一個原因。新冠疫情後,全球各地民眾均有報復式出遊的情況,適逢農曆新年連假,不少港人赴海外遊玩或北上過年感受濃厚年味,留在香港且又選擇看電影作為娛樂方式的人自然就少了。

根據香港入境處數字,大年初一(29日)至大年初五晚9時,出境港人錄得約166.5萬人次。可見港人外遊意欲洶湧。

此外,今年香港春節檔上映的2部電影,包括《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及《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在內地亦有上映。不排除很多港人北上之際,在內地就已經欣賞有關影片,這勢必會減少香港的票房收入。

在香港討論區,關於“三套賀歲港產片,為何票房不行?”的討論,有香港網友就坦言,現在不時北上看電影。

賀歲片類型同質化嚴重

賀歲片一向是港產片必爭之地,但今年賀歲片籌備時間倉促。2024年一度傳出今年無港產賀歲片應市的消息,直到去年底,各大電影公司才急籌組拍賀歲片……

有關電影力貼“賀歲”二字,但有觀眾受訪時坦言,“類型較雷同”,“去年較好看。”

業內普遍認為,1982年上映的《最佳拍檔》,是香港首部賀歲片,當時票房大收2600萬元;2007年,爾冬陞執導,吳彥祖、劉德華主演的《門徒》,亦大收2600萬,成為當年的賀歲片票房冠軍。

再看內地春節檔,票房收入排名前三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以及《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均無明顯的賀歲元素,可見吸引觀眾入場的首要條件,是電影好看,而非必須貼合“賀歲”主題。

無美國大片支撐?

“我對今年的賀歲片是抱有不大的希望,希望它平平穩穩,但又料不到會差到這麼厲害。”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表示,現時港產片難支撐市場,大檔期票房要靠一到兩部美國大片出來支撐。“今年最好的檔期在農曆新年,都沒有一部美國片支撐香港電影票房。(港產片)的題材又相似,變了人們沒有太大興趣出來看電影 。”

整個市道不景氣,港產片亦獨木難支。洪祖星期望再次有奇蹟出現,能夠有一部賣座的港產片或合拍片拯救業界。(完)


【編輯:劉春】

視頻

更 多
香港黃金交易所蛇年開市:紅盤高開 料金價“高處未算高”
拋寶牒、賞煙花、觀賽馬 在香港大家這樣過新年!
在香港如何“送龍迎蛇”?過農曆新年這些都要買!
香港水上人家年夜飯吃什麼?餐桌上這些東西必不可少!
香港旅遊發展局花車先睹為快 亮點居然是車上插畫!
香港特首李家超向中通社全球讀者致蛇年新春祝福
買年花“發、發、發” 香港花商:年三十前定能全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