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國關稅政策 香港政商不憂不懼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1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美國早前宣佈,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的措施同樣適用於香港,並停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包裹。雖然不到一天,美國又聲稱恢復接收,但面對隨時改變的政策,香港作何應對? 香港街頭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香港不會停止向WTO(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 11日,香港特區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回應事件時批評美國政策“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對想寄包裹給美國親友的香港居民造成不便,亦漠視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的規定。 據悉,特區政府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就美方的無理措施正式啓動程序,捍衛合法權益。陳國基重申,特區政府對美國向香港商品加徵10%稅款的決定表示嚴正抗議,香港是一個單獨的關稅地區,美國決定完全不符合WTO規則。 鑑於美國當局已確定不向香港郵政付運美國而內載貨品的郵件加徵關稅,香港郵政11日起恢復接收寄往美國內載貨品的郵件,並提醒市民美國可能隨時再改變政策,寄達美國的郵件亦可能被積壓而導致延誤,或會為市民帶來不便或損失。 相較於美國的朝令夕改、小動作不斷,香港商界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上,顯得從容不迫。 香港總商會總裁楊偉添對記者表示,以他了解,商界均認為此次關稅戰影響不大,2018年中美貿易戰至今已七年,香港經過學習、累積經驗,在生產出口、供應鏈等方面有很多轉變,現階段有充足的應對方案。 “特朗普2.0正在影響全世界,是全球性的問題。”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她說,越來越多歐洲公司諮詢有關來港設立公司事宜,亦有企業已在香港設立公司,可見外界均認為中國市場是不容錯過的投資領域,香港作為國家的窗口,仍有不少機遇。 至於美國關稅政策會否影響香港,陳瑞娟說,美國僅佔香港整體出口市場的6.5%,香港近年更多地出口到中東、東盟,而內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若香港做好風險管理,包括推動經濟多元化,相信可以有效管理美國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近日接受中通社專訪時亦稱,中美博弈維持多年,業界早已預料到特朗普再次上任會在關稅上“有動作”,並做好相關部署,很多香港廠家將生產線遷往非洲、印尼等地,在當地直接出口。(完) 【編輯:林曉惠】
|
視頻更 多
金價“漲不斷”年輕人成“淘金主力軍”?
天津濱海新區GDP增長5.5% 濱港合作是“加速器”
蒙眼反手一刀剪出繁體“龍”!長沙非遺來香港讓觀眾大開眼
DeepSeek真實大測評!用過的香港人這樣說
特朗普加關稅 香港工商界有應對之策:找其他買家
香港寵物展 我們採訪了一群萌寵!
民青局新春酒會 特首連說三個“祝願” 麥美娟稱會讓香港年年“家和萬事興”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