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視頻 ->通時事

盧旺達小夥在中國學農業:我想做“非洲袁隆平”

分享到:
2024-09-10 08:5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解說】最近,一位來自盧旺達的非洲小夥在中國互聯網上走紅,因為他說他想做“非洲袁隆平”,他的中文名字是孔七。

  【解說】今年31歲的孔七是安徽農業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專攻玉米育種。2019年,孔七離開家鄉盧旺達,來到安徽省合肥市,在中國政府獎學金的資助下攻讀碩士學位,並在校讀博至今。

  【同期】安徽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 孔七

  這里是我的實驗室,我每天都在這做實驗。我的實驗是關於玉米花粉的,就是看不同的溫度對花粉有啥影響。

  【解說】在孔七的家鄉盧旺達,玉米是主要作物之一,但農業技術相對落後,玉米畝產徘徊在420多斤。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中國玉米畝產為871斤,是盧旺達的兩倍之多。

  【同期】安徽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 孔七

  曾經淋過雨,就想為別人撐把傘。中國和其他國家分享農業發展經驗,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要學好這個技術,然後回來可以用在盧旺達,讓老百姓天天吃的玉米越來越便宜,不再考慮價格的問題。我想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樣,(把技術)推廣到我的國家。

  【解說】孔七在讀高中時就知道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剛來到中國時,他連“你好”都不會説,如今已經可以給外國人教漢語、做拿手的中國菜,並發表學術論文。他希望在博士畢業後回到盧旺達,開辦一家農業研究機構,潛心研究高產玉米培育,並為自己的國家培養更多的科研人才。

  【解說】他的故事打動很多中國網友,這只是中國助力非洲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在非洲建成24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推廣300多項先進農業技術,帶動當地農作物平均增産30%至60%,惠及100多萬非洲小農戶。

  【同期】外交部發言人 毛寧

  糧食短缺是長期困擾非洲國家的難題。中國經過幾十年艱苦努力,解決了14億人民的吃飯問題,我們對非洲人民“零饑餓”的訴求感同身受。近年來中非農業合作蓬勃開展,農業專家技術援助和培訓、先進農業技術轉移、建設農業園和推廣菌草、雜交水稻等作物種植項目取得顯著成效,大大豐富了非洲人民的“糧袋子”和“菜籃子”,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逐步變為現實。  

  塗悅清 香港報道

視頻

更 多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 已進入預定軌道
香港搭的士不需要現金了?“刷卡、掃碼打的”時代到來
當中國高鐵“開”出國門 老撾人對中老鐵路的真實評價如何?
香港AI已成行業頂流?外國展商怎麼看
第九屆香港金融科技周開幕 匯聚全球金融精英
啟德體育園首場測試賽順利完成 賽事觀眾:又大又新非常好!
內地車企排隊赴港、出海: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啟“下半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