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論壇

香港疫情再暴發 專家指應堅持“動態清零”

分享到:
2022-02-07 20:5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殷田靜子)香港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持續上升,2月7日新增614宗確診個案,初步確診逾600宗。自除夕以來的短短一周內,香港本地確診暴增超過1800宗,形勢不容樂觀。專家直言,香港疫情一再暴發,顯示政府防疫政策路線搖擺。目前香港仍然適合實行“動態清零”

2月7日,香港大批市民在旺角麥花臣流動檢測站排長龍等候檢測。香港中通社圖片

眾所周知,在防控疫情方面,香港特區政府做出很多努力:從加強檢測能力,到加強執行“限聚令”,再到加強疫苗接種包括升級“防疫抗疫基金”,以千億資金支援抗疫民生等。但香港仍然有一波接一波的疫情暴發,這一次更是達到了近乎“失控”的地步。兩年抗疫,五波疫情,香港為何防疫如此困難?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直言,“亡羊補牢”是特區政府防疫面臨的最大問題。“在面對一個跑得這麽快的病毒的情況之下,如果沒有前瞻性,沒有事先進行全面評估和準備應急安排,不僅令許多防疫措施滯後,在推行措施的時候,也面臨許多問題,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以這次第五波疫情為例,梁子超指出,在疫情初期,政府雖然加強了相關防疫措施,但也沒有做到真正的“快、狠、準”,例如停課和居家工作方面,都推行得非常慢,尤其是正值新年期間,一些商場和宗教場所人流也相當高,加速了病毒的擴散。由於政府推行社交距離措施的滯後,令個案急升,讓前線採樣能力產生了很大瓶頸,無法有效發揮“早發現、早隔離”的功效。

疫情再度暴發,也引發輿論就“動態清零”還是“病毒共存論”展開新一輪爭議。有觀點指出,一方面,曾與香港經貿有密切聯系的歐美國家過去一年陸續進入“與病毒共存”,而香港背靠著的內地則依然堅持“動態清零”,這讓“中西合璧”的香港變得左右為難,也存在某種“執念”,即既不想“照抄”內地的防疫模式,又猶豫要不要“與病毒共存”。如此反覆,香港的防疫出路何在?

梁子超強調,由於社會制度和社區組織的不同,香港的確沒有辦法照抄內地的防疫措施。香港的防疫問題出在策略,即一直沒有一個堅定的防疫路線,而是在“與病毒共存”和“清零”之間搖擺不定。雖然最近香港統一意見要“動態清零”,但也沒有實質的計劃和準備,永遠都是在疫情不斷惡化之後,以“擠牙膏”的方式推出一些措施,自己也手忙腳亂,根本無法阻擋病毒的傳播速度。

梁子超認為,當前,“動態清零”仍是較適合香港的抗疫政策。“該政策的方向是對的,這是保障生命、保護經濟的最好的政策。以往香港是能夠做到‘清零’的地方,沒有理由現在主動放棄。”

對於“海嘯式”暴發的第五波疫情,梁子超強調,目前特區政府的首要任務,一定要將社區人流減少到最低,防止病毒在短期內以倍增速度上升,從而爭取時間準備其他措施,例如加強檢測速度和追蹤速度,這樣才有機會“跑得快過病毒”,才有希望在兩周內逆轉疫情上升軌道。若非如此,恐怕香港防控資源將全面枯竭,無法負荷,疫情或面臨失控。

有輿論呼籲香港應該請求內地支援應對疫情,梁子超則表示,在實驗室檢測以及穩定香港物資供應方面,香港已經請求了內地的幫助。但目前來看,更重要的是社區防控工作,而這一方面需要大量熟悉香港環境的人手,內地恐怕不容易發揮作用。

因此,梁子超呼籲特區政府應該想辦法動員本地人士,例如醫護學生加入到前線採樣隊伍,還有那些打完疫苗,又覺得自己可以“與病毒共存”的人。“與其讓他們失業,不如把他們全部招募來做臨時工。在大量增加人手之余,也能讓失業問題得到舒緩,某種程度上降低社會分化,喚起所有人做到齊心抗疫。”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