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美國或承受“關稅的代價” 特朗普會收手嗎?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2月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總統特朗普叫嚷已久的關稅“靴子落地”。他2日承認,美國人或因關稅感受痛苦,但值得付出代價。這種代價是否值得?特朗普會因高昂代價對歐盟、日本等盟友收手嗎? 美國總統特朗普 圖源:新華社 特朗普1日正式宣布對美國三大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包括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對中國加徵10%關稅,遭到多方批評。美媒《華爾街日報》更罕見發社論,炮轟特朗普開啟“史上最愚蠢貿易戰”。 作為回應,加拿大宣布將對價值1550億加元的美國輸加產品加徵25%關稅;墨西哥亦將對美國徵收報復式關稅;中國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儘管加、墨領導人3日與特朗普通話,尋求最後關頭躲避關稅,但也放出狠話,誓言讓美國也品嘗關稅之痛。據美國研究機構測算,2027年美國GDP將因加徵關稅下降0.26%,汽車業、農業、零售業及製造業將大受衝擊。 特朗普稱,美國人也許會因關稅而感受經濟上的痛苦,但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值得付出的代價。 “特朗普在走險棋。”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特朗普加關稅的目的,是增加聯邦財政收入,造成強美元態勢,穩住美國國債持有者的心理預期。但高關稅最終由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承擔,也必然加重美國的通貨膨脹,使企業在美設廠經營成本上升,阻礙特朗普希望的製造業回流,對美國經濟弊大於利。且高通脹將在醫療、教育等方面帶來一系列民生問題,很可能被民主黨利用,待美國人民無法忍受之時,或出現社會運動,形成政治風暴。 劉瀾昌續指,加、墨兩國決定用關稅回擊,意味著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動搖美洲經濟繁榮的基礎。新投資對加、墨卻步,整個美洲經濟前景極為不明朗,對美國未來經濟發展也會帶來枷鎖。顯然特朗普只考慮眼前4年任期,相當短視。 劉瀾昌直言,美國若想“再次偉大”,仍要走原先由美國提出的全球化路線,利用其科技、軍事、金融優勢,與國際社會合作,將比施加霸權主義、打擊各國獲利更多。特朗普若要使美國製造業重新崛起,也未必需要用加關稅的方式,可效仿拜登政府對產業補貼。 歐盟、日本等美國盟友正高度緊張,擔憂特朗普下一輪關稅對準自己。日本首相石破茂急求與特朗普7日會面,歐盟則警告若遭遇加關稅,將採取報復行動。 劉瀾昌分析,特朗普先拿加、墨開刀,是因兩國較弱且貿易量大。兩國的反擊力度能否讓美國感到疼,還未可知,特朗普現在停手等同宣告政策失敗。至少在美國中期選舉前,特朗普都會堅持下去,對歐盟加徵關稅額度或仍是25%。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讓現代全球化趨勢延緩甚至斷裂,形成多個獨立貿易體系。(完) 【編輯:王豐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