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嘈雜聲中,抗疫路如何走下去?

分享到:
2022-02-15 13:55 | 稿件來源:信報

【字號:

香港第五波疫情的確診病例呈現幾何式增長,短短幾天,每日確診病例就從三位數升至四位數,堪稱觸目驚心、誠惶誠恐。應對這一波疫情,香港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港府施策不准,專家聲音多元,物資準備不足,醫療資源擠兌,檢測隔離隨意,市民怨聲載道……。在一片嘈雜聲中,抗疫之路如何走下去?關鍵時刻,中央再次伸出援手,救香港於水火之中。就在香港與內地有關部門還在磋商之際,廣東省200人已抵達香港,協助抗疫,令港人感動!

大難臨頭看定力,心神不定必生亂;嘈雜聲中有真知,齊心抗疫莫徬徨。眼下的香港,已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在經歷短暫的混亂後,港人須穿越嘈雜之聲,回歸理性,團結一心,齊心抗疫。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心神不定必生亂

第五波疫情來襲之初出現的亂象,說到底,緣於心神不定。試想,早在去年12月底,有國泰航空機組人員“播疫”事件已經曝光,Omicron變異病毒在國外的傳播也呈燎原之勢,這都為香港抗疫敲響了一記警鐘。一個多月的時間,足以令特區政府做好各種應對的準備。為何進退失據、左右搖擺?問題出在了“心”上。

這波疫情出現後,香港出現了“清零”與“共存”之爭。看到Omicron變異病毒的傳播力極強、病死率降低,看到歐美國家普遍采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有人主張改變抗疫策略,實行“與病毒共存”。

坊間有此聲音,不足為怪!香港畢竟是一個多元社會。關鍵是在香港,主導抗疫的特區政府怎麼看、怎麼辦?港府官員一再表示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然而,何謂“動態清零”?一眾官員解釋不清。“動態清零”的關鍵在於16個字: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如何做到這16字?從港府的應對之策看,并沒有在這些方面做足功課。比如,在確診病例之後,必須在第一時間找到“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并快速隔離,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但香港的“安全出行”不具備追蹤功能,根本無法快速發現,精準管控。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港府束手無策。是不會做?還是不願做?令人存疑!如此蹉跎歲月,令“動態清零”淪為一句空洞的口號。

心不定,亂必生。疫情肆虐全球,中國“動態清零”與歐美國家的“與病毒共存”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抗疫模式。中國的抗疫模式被西方抹黑,政治淩駕於科學之上,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港府不會公然表明放棄“動態清零”,但港府的精英們普遍受到過歐美的教育,不排除部分官員內心更傾向於西方,導致心神不定、猶豫徘徊。這也許是對港府抗疫失策最恰當的解釋。

準備不足陷被動

如果說,不肯推行強制核酸檢測、不肯增加“安心出行”的追蹤功能,是忌憚部分市民的抵觸心理,以免陷於“人權”爭論的泥潭。那麼,物資方面的準備不足,又該如何解釋呢?

有個事例很能說明問題。有一戶人家的外傭到醫院檢測為陽性,醫院拒收,令其回家隔離,等候通知,導致雇主家兩個孩子最終染疫。香港是一個750萬人口的城市,確診個案幾千例,就發生了醫療資源擠兌現象。如果達到一萬、二萬、三萬,怎麼辦?港府事先缺少預案。港府還要求“密接”及“次密接”人群家居隔離、自行檢測,風險和漏洞不言而喻。要求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卻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由於布點少、人手缺,令市民長時間排隊等候,有的甚至要耗費4到7個小時,更暴露出準備不足的缺陷。

天下武功,唯快制勝。怎樣才能快?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必須事先要做好準備。兩年來,內地出現了幾十波疫情,都在一個潛伏期內被成功撲滅,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力、物力準備充分。某人“健康碼”一旦變成黃色,立即會接到問候電話;一旦變成紅色,立即有防疫人員登門造訪。某樓棟一旦有確診病例,立即會受到特別關照。一個區域發生疫情,確診病人在哪裡集中治療?“密接”及“次密接”人員送到哪裡隔離?其他人員怎樣做核酸檢測?都有預案,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今年春節前夕,為應對大規模人員流動可能引發疫情,許多地方還進行了防疫演練。

反觀香港,第五波疫情在一個多月前早有預警,卻近乎於打一場“無準備之仗”,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近日,一些媒體和社交輿論責備港府無能、害港不輕的聲音不少,有人稱,若干港府官員如果在內地,已經不知被撤職了多少次,於是呼籲中央出手,追究港府抗疫不力的責任。這些聲音固然體現了一部分民意,但當務之急并非追究責任,而是齊心抗疫。

特區政府思慮不周,失誤不少,但陣前斬將,群龍無首,又如何能打勝仗呢?況且,政府官員在抗疫上不願推行諸多強制措施,也是顧忌市民的情緒。香港市民對私權的重視,遠遠勝於公權,特區政府也心存忌憚。也有個別新晉議員在寶貴的議政時間,面對抗疫頭等大事,或天南地北,不知所謂;或糾纏小事,喋喋不休,與民意民望實在相差太遠。

時下,好在中央已經出手,全力以赴支援香港抗疫。現在,抗疫的思路已然清晰。堅持“動態清零”的總目標不動搖;特區是抗疫的主體,中央督戰,專家指導,鄰近省份馳援。這一安排,可以確保集中力量打一場殲滅戰。

過往,在內地的每一場抗疫中,中央指導組親臨現場指揮,組織各地馳援疫情爆發地區,民眾積極配合政府的管控措施,志願者進社區、進樓棟為市民服務,商貿等服務行業全力保障物資供應,一套嚴密的抗疫機制,令病毒無處可逃。香港雖然不同於內地,在組織指揮上會有一些不便之處,但相信在中央的統籌運作下,一定能探索出“一國兩制”下新的抗疫模式,最終戰勝這場災難。

嘈雜聲中,不能亂了陣腳;團結一致,齊心抗疫,此乃當務之急!任何一位愛香港、對香港負責的人,都應該回歸理性,凝聚起抗疫的強大力量。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