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楊莉珊:內地賀歲片總票房破百億 香港能解讀到什麼?有沒有一部電影在春節假期吸引到你有走入電影院?內地蛇年春節電影市場展現出其強大的吸金能力和文化影響力,不僅在內地票房爆收,《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唐探1900》等電影作品甚至走出國門,在英語電影世界引發轟動,贏票房之餘更贏得口碑,中國電影甚至成為外交部記者會的話題。這樣的改變,香港商界能否從中解讀到哪些關鍵信息嗎? 香港中通社圖片 據最新資料顯示,春節檔電影(1月28日至2月5日下午,除夕日到年初八)總票房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下同),觀影人次達到1.87億,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單單其中《哪吒之魔童鬧海》截至5日下午4時,票房收入就達53億,進入中國電影史上票房前4名,有望在6日登頂,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票房冠軍。 2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電影甚至成為中外記者爭相追問的話題。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時稱,電影市場的火熱反映出中國消費市場的旺盛活力;並表示走出國門的電影將成為世界看中國的新窗口。過往世界討論中國往往重視改革開放的神奇經濟效果,但近年中國文化的魅力與影響力,也多次引發世界的驚嘆。除了讓美國政府懼如虎狼的TikTok,還有轟動遊戲界的《黑神話:悟空》,金蛇年的幾部中國賀歲電影都在國際上成為焦點,標誌著中國電影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唐探1900》等電影不僅在國內取得票房佳績,更在春節檔期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同樣收獲亮眼的票房成績。其中《封神二》在美國、法國、英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同步上映,並在多個地區取得了非英語影片票房榜首的成績。《封神二》在法國更成為同期電影評分最高,充分展示了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這些成就不僅增強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力,也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電影《唐探1900》於春節期間在西班牙、北美及澳新地區獲數百家影院排片,突破華語影片海外發行排片新紀錄。 香港應該為這些影片的成功感到振奮,因為這不僅展示了中國電影製作水準的飛躍,更傳遞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同時蘊含香港商界與文化界可運作的空間。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在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國際提升過程中若能具體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文化優勢,一方面能為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廣闊平台,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化發揮巨大的推動力;另一方面也可藉由文化商品化的機遇,創造利潤。 以電影工業為例,香港擁有豐富的電影製作經驗和人才儲備,眾多香港電影人既有與內地合作的經驗,也具有豐富的國際經驗,較內地團隊更熟悉國際電影市場的趨勢與標準,可以連同內地電影團隊共同創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作品,為中國電影拓寬走向世界的道路。同時,香港長期舉辦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等國際性電影活動,也為中外電影人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 另一方面,香港在文化藝術領域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為其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了橋樑作用。香港可以容納不同的文藝活動,無論是藝術展覽、音樂、戲劇等活動,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知音,這種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為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提供了有力支援。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繁榮和文化軟實力的持續提升,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將更加凸顯,既有經濟潛力又有文化傳播效果。香港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帶領中國文化與國際社會交流、合作。當然,香港也應積極應對文化全球化所面對的挑戰與機遇,不斷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並與國際交流與融合的最強推動力。 (本文作者楊莉珊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