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劉易:特朗普“對等關稅” 世界格局的震蕩與中國的機遇不出意外,特朗普政府與當地時間昨(13日)發佈了對等關稅政策。這一全面程序可能最早於4月開始。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帶領美國走上了二戰以來最為強硬的保護主義路線。早前(10日)特朗普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此外,最新措施還取消對部分貿易夥伴的鋼鋁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 特朗普政府如果兌現承諾,宣布對歐盟加征關稅,必定會在國際社會引發震蕩。這場爭端發生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特殊時期,其影響將超越貿易領域本身,對國際秩序、地緣政治、全球產業鏈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美歐貿易爭端或將重塑世界政治經濟格局 特朗普加征關稅的底層邏輯是“美國優先”——即推動貿易平衡/製造業回流和平衡財政,然而歐盟也激烈地表示要“反制”。當地時間11日,歐洲議會舉行全體會議,討論美國方面宣布的加征關稅等問題。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謝夫喬維奇當天表示,歐盟將采取堅決和適當的應對措施,采取行動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而此次特朗普即將發起的“對等關稅”對歐盟甚至是全球貿易來說,都是對世界格局巨大的震蕩,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將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趨勢。歐盟將會迅速采取報復性措施,不排除形成惡性循環,會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引發經濟衰退。關稅戰也將促使歐洲企業重新評估其全球價值鏈布局,會導致部分產業鏈在全球範圍內重新部署。 其次,將削弱跨大西洋聯盟。美歐之間是最重要的盟友關係,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加劇跨大西洋聯盟內部的裂痕。特朗普上台後在氣候中東等許多國際事務上與歐盟并不一致,美歐之間的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互信合作已經受到嚴重削弱,雙方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會進一步削弱。 第三,將影響全球治理體系。特朗普的單邊主義行為將進一步削弱以國際組織的全球治理體系的有效性。主要大國之間的不合作將從經濟領域向其他領域蔓延,聯盟的分裂將嚴重衝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形成的國際格局,導致全球治理體系更加碎片化并可能轉向以叢林法則為基礎的秩序。 中美關係進入“競爭為主”的新階段 特朗普的這一最新貿易保護措施迅速在其國內引發擔憂和反對。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發表文章指出,這比他在第一任期內實施的任何政策都要激進得多。特朗普此舉很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如進一步拉高美國國內本已高昂的消費價格,動搖美國股市,導致人員失業等。《華爾街日報》於上周六發表了一篇措辭尖銳的社論文章,抨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歷史上最愚蠢的貿易戰”。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密集推出一系列關稅政策,使美國經濟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軌道。對中國而言,這場爭端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需要冷靜審慎應對。 特朗普對所有中國產品征收10%的關稅的決定已於上周二(5日)生效,此舉對中美貿易關係產生衝擊,導致雙邊貿易下降,美國加征關稅後,中美貿易總額有所下滑。關稅政策不僅是經濟問題,更反映了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關係。特朗普政府將關稅當作對華遏制的重要工具,導致兩國關係進入“競爭為主”的新階段。然而,對發展中的中國來說,“危”中有“機”。 中國應對關稅貿易戰中的機遇與挑戰 在特朗普“對等關稅”的大棒下,歐盟會積極尋求多元化貿易夥伴,加強與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歐盟企業面臨更高的關稅壁壘,也可能會考慮將部分生產轉移到中國,以降低成本。這將為中國吸引外資和產業轉移提供機會。 在某些領域,中國產品可能會取代部分受關稅影響的歐盟產品,從而擴大在全球市場的份額。 同時,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增強。美國奉行單邊主義可能會促使歐洲國家在選擇政治與經濟合作夥伴時更加謹慎和平衡,減少對單一國家或市場的依賴,中國作為擁有完整產業鏈和巨大市場的經濟體,無疑是良好的合作夥伴,中國或可以藉此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多邊合作,體現出負責任和合作的態度,提升自身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影響力。 特朗普的單邊行為長期也會損害美元的國際地位,人民幣作為一種第二大經濟體的貨幣,其國際化進程可能會得到推動。中國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全球合作仍然符合本身的長期利益。 然而,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也可能預示著美國對於貿易保護主義的堅定立場。鑒於中國的對外貿易順差,特朗普也許會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的貿易施壓力度。中國需要做好應對更嚴峻貿易摩擦的準備以及全球經濟下行帶來的風險。 當全球貿易戰爆發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這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同時,貿易摩擦可能會加劇全球技術脫鈎的趨勢,中國應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 總之,美歐關係的變化為中國提出了如何實現協同發展新課題。西方各國與中國在許多領域有較強的互補和合作空間,中方需要謹慎應對,避免捲入正面衝突,以維護自身利益為立足點。在亂局中尋找穩定且長遠的發展路徑,將考驗中國政策制定者在外交、經濟與科技等多領域的綜合智慧和戰略眼光。 (作者劉易,旅美學者、教授,現代制度經濟學專家,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