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魯寧:特朗普全球鋼鋁關稅戰為何是“隔山打牛”美國政府前日宣佈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這離特朗普威脅加征此項關稅不到一周時間。美國同時聲言,此項加征關稅沒有特例,不予豁免。 此前,世界輿論尚無法全面相信,認為特朗普即使吃了豹子膽,也未心真敢與全世界為敵。何況,在全球貿易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敢如此肆無忌憚地公然與整個世界為敵。 目前,對美國有鋼鋁出口實績的大小國家約三十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韓國、德國排名前五位,越南等後來居上業已躋進前十。 中國曾經是美國進口鋼鋁產品的第一大國,高峰時,鋼鐵占到美國進口量的60%,鋁占到約40%。經過奧巴馬、特朗普、拜登三位總統輪番打壓,目前中國鋼鐵產品對美出口只占美國進口量的0.8%,鋁製品不到6%,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經拜登去年最後一次加稅,當下中國鋼鐵產品若要輸美, 關稅為25%。 美國此番對盟友國家全覆蓋式加稅,卻排除了中國,並非特朗普發善心,在鋼鐵貿易中,美國對中國早已不具備量的直接殺傷力。有鑒於此,中國互聯網和自媒體上的盲目慶倖和幸災樂禍是不可取的。 既然關稅戰的第一敵人是中國,那麼美國為何反倒對盟友徵稅而放著中國這個主要敵人於不顧?於是又有國內自媒體宣稱那是特朗普年事已高犯迷糊。還有人斷言老特上了頭。 其實,特朗普此招既不迷糊也不上頭,而是為了更精准地打壓中國龐大的鋼鋁產業,致使產能嚴重過剩的中國鋼鋁產業更加雪上加霜、痛苦不堪,直到難以為繼。 美國年產1億噸鋼時,中國產鋼不到百萬噸,因此毛主席在出兵朝鮮時才有“美國鋼多氣少、中國鋼少氣多”的悲壯式豪邁。半個多世紀後,中國年產10億噸鋼,美國仍不到1億元噸,乾坤倒轉。然而,美國是個建立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對鋼鋁產品的揮霍式消費積習難改。於是,從中國進口大量鋼鋁產品一度成為美國的不二選擇。長期躺在溫柔鄉里必失鬥志廢武功,中國鋼鋁產品雖價廉物美,但同時亦消解了美國的鋼鐵身板,鋼鐵產業成為見證美國走向沒落最具諷刺意味的鐵銹帶標籤,等到特朗普想重振美國鋼鋁產業時,一切皆為時晚矣。 央視報道截圖 中國鋼鋁產業品種齊全,產品覆蓋高中低所有層面,年產量占到全球年度總產量的一半還多,西方七個最發達國家加起來,產量不及我們一個零頭。但中國鋼鋁產業亦有自身的嚴重病態:其一,產能嚴重過剩,每年雖說產鋼一項就達10億噸,但產能利用率只有七成,每年空置浪費的產能高達30%還多。產能空置必然價格內卷外卷卷遍全世界,於是,僅以最困難的去年為例,每生產1百元價值的鋼鐵產品,利潤只有可憐到不能再可憐的0.71元。如此低的利潤率,就算特朗普不從外部使壞,我們自身若不作改變也不可持續。 奧巴馬執政後期始,中國輸美鋼鋁產品開始受到關稅戰阻擊,對美出口量逐年下降,但美國的剛需始終存在,若剔除了中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滿足美國揮霍式鋼鋁消費需求。於是,做中美鋼鐵生意的二道販子應運而生。多國從中國進口鋼鐵換個標籤再出口美國賺差價,或從中國進口原料鋼鋁簡單再加工後以半成品出口美國。如此一來,中國雖被二道販子盤剝了一回,但總比肉爛在鍋裏要強。 前蘇聯解體後,美國開始全方位衰退,可惟獨情報戰能力始終與時俱進。美國官方的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名聲在外,美國半官方的和民間的商業情報收集能力亦是世界級高手。中國對美鋼鐵轉口貿易風聲水起,二道販水國家如魚得水,美方心知肚明,令“民生總統”特朗普心急如焚。然而,美國政府和大資本實在不爭氣,特朗普和拜登接續打壓中國鋼鋁產業,但整整8年間,美國鋼鐵產能只提升了6%,鋁產產能甚至又下降了3.4%。同一時期,中國鋼鋁產業經歷持續產品結構大調整,高附加值鋼鋁產品大幅增加,高端鋼鋁產品門類不斷補齊,鋼鋁產線普遍完成改造,眼下其他鋼鋁國家尚在採用傳統工法生產,中國則開始運用AI嘗試規模化智能生產。我們目前的最大挑戰,不是美國對中國鋼鋁工業使出陰損之招乃至毒招,而是能不能壯士斷腕向產能嚴重過剩開刀。 中國鋼鋁產品對美國乃剛需,離開中國別的國家皆無法滿足美國需求。只要剛需存在而美國產能力無從真正恢復,美國關稅戰必然無力加無感。這一點中國知道,受中國牽連的二道販子們知道,特朗普關稅團隊也知道,惟一不知道的是美國鐵銹帶上的失業工人們。所以,在特朗普授意下,白宮的新一茬政治精英們在明知不可為的前提下,還要一本正經對全部向美出口鋼鋁產品國家宣戰,這就是特朗普的政治狡詐和美式執政光譜,更是毫無顧忌地對美國廣大勞工階層的政治愚弄。 (本文作者為資深財經評論員魯寧,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王少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