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視頻 ->通深度

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設計師劉小康:用設計向國際分享中國文化

分享到:
2022-08-02 14:2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同期】香港設計師 劉小康

  因為我對中國文化有興趣,還有喜歡做創作。我覺得好像將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時,就覺得很有趣。一方面可以學習;一方面可以做創作。

  【字幕】劉小康,香港設計界的殿堂級設計師,其設計及藝術創作榮獲不少國際獎項,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標誌就是由劉小康操刀設計。

  【同期】香港設計師 劉小康

  我們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的,是我們沒有什麼包袱,我喜歡在香港,不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問題,其實如果你細心去看(香港)除了多元性外,還有包容性。每一個年代都是好的。

  【同期】香港設計師 劉小康

  我生長在70年代。70年代是香港本土創意爆發得很厲害的年代,無論是設計、音樂、出版、電影都是一個爆發期。

  我這一代包括王家衛。這些著名的國際創作者都是經過我同樣的年代,他們也有參與很多文化活動 

  70年代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養分,到了80年代時,除香港本身經濟發展得很快之外,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是擴闊了我們的市場和視野。因為70年代各方面創意很澎湃,其實我們在國際上都很有地位和知名度。

  【字幕】明式蹺腳椅- 劉小康以“人”和“椅子”為創作概念的藝術及設計作品。

  【同期】香港設計師 劉小康

  我80年代中後期開始做一些所謂個人的藝術創作,即系包括雕塑、裝置、公共藝術,純粹是個人創作,後來發展到做了20年的椅子戲系列。故宮房裡面的凳子都是我椅子戲系列的創作部分。

  雖然說我們(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但是說實話,我們又不中不西的,所謂的中西交融,是我們用自己的方法去講一個中國人或者中國文化的故事,是全世界人都看得明白的。

  因為(我)以前中學看武俠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裡面講的大江南北啊,不同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都是文字,我們那時其實接觸真的是很少,

  【同期】香港設計師 劉小康

  我第一次去北京,接觸北京故宮是一個很大的震撼。我去的時候看見到九龍壁,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型的一個陶瓷工藝品,是很震撼而且都是很生猛的。我印象很深刻。這是對北京印象的一個回憶。

  在這個申辦奧運時,他們都很重視,他們委員會邀請全國比較出名的設計師做這張海報。我就比較幸運,得到冠軍。

  (海報)背景是一條龍,那條龍是我1979年在北京故宮拍攝過九龍壁的其中一條龍。做這張海報時,我也是對北京印象的一個回憶。到北京第一天我便去了故宮,所以故宮對我來說是很有感情。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接任館長時,他已表明希望利用到或者透過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表現到香港的創意,或者之後將香港創意融入故宮的文化以及中國文化。

  做這個標誌的外形就是這個建築物。故宮在海邊好像一隻船的樣子。船的感覺與香港國際城市身份很切合的,這是香港的特色。

  故宮(標誌)的外形的顏色是因為北京故宮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黃色瓦頂的建築物。它的琉璃瓦的黃色是很吸引的,當你在陽光中看到,烈日當空見到、以及斜陽中見到的顏色很吸引,我們(標誌)的花紋,也像一些瓦面的圖則,做到像四合院這樣的形狀。

  其實都很自然的,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有中國文化,既然我們自己被中國文化感動,我們都想將這件事和大家分享。

  其實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獨特的地方或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地方,我們覺得設計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將這個價值傳播出去。

  記者 朱樂怡 付鈺 香港報道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