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大辦研討會 助教師家長掌握正向教育知識香港新聞網7月3日電 香港城市大學正向教育研究室與愛望基金於6月29日舉行“正向教育及精神健康”推動家計劃啟動禮暨研討會,目標是於2024年至2026年間在教師和家長層面加強推廣正向教育,並透過不同活動幫助教師和家長掌握正向教育的知識及技巧,促進學童福祉和精神健康。 香港城市大學圖片 城大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在啟動禮上致辭,表示非常高興能夠見證城大和愛望基金這兩個單位攜手推廣正向教育。他認為憑藉城大正向教育研究室的研究和實務經驗,加上愛望基金齊集跨界別專家的全方位協作平台,共同在校園以至社區推廣正向文化,將為下一代締造更理想的成長環境。 愛望基金董事鄭余雅穎表示:“年輕一代的心理健康對社會長遠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愛望基金一直致力凝聚家長和學校的力量,共同培育兒童正向的思維模式。”鄭女士希望通過這次與香港城市大學的合作,群策群力,幫助兒童發揮個人潛能,共同建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社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亦在啟動禮上指出教育局致力落實“正向教育”及“增加校園幸福感”多元措施,優化校內教育及加強家校合作,啟發學生的正向思維以及促進他們的精神健康,從而全方位支援學生成長。他更鼓勵凝聚各方力量,透過政、商、民的衷誠合作,進一步加強社區支援和社工培訓,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城大首席及常務副校長李振聲表示,城大非常榮幸能夠與愛望基金共同推動正向教育計劃他指城大正向教育研究室在過去十多年推廣正向教育不遺餘力,不單培育城大學生,更將研究成果和實際經驗與社會共享,造福其他大學和中小學的學生。 城大正向教育研究室多年來致力推廣精神健康及正向教育,與超過400間學校及機構合作,為教師、家長和學生提供多元化課程和活動。為促進學童正向情緒及精神健康,未來兩年的課程計劃將由愛望基金全力資助,提供費用全免的20小時證書課程及相關活動。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郭黎玉晶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其針對本地中小學生、教師及家長心理健康的調查結果。團隊透過問卷形式,成功訪問共4,002名中小學生、教師及家長。 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近三成的小學生認為他們有中等程度或以上的抑鬱(27.4%)、焦慮(21.6%)和壓力水平(29.2%)。另外,四成小學生指對疫情有中度或以上的懼怕程度(40.6%),結果亦反映小學生在2020-21年間的抑鬱、焦慮和壓力水平在過去三年為最高。在中學生方面,雖然超過八成的中學生認為他們擁有中等或以上的抗逆力(82.7%),但同時亦有四至五成的中學生認為有中等程度至嚴重的抑鬱(46.4%)、焦慮(38.3%)和壓力水平(52.1%)。 在家長心理健康方面,中學生家長相比小學生家長有較高程度的抑鬱、焦慮和壓力水平。只有約一成的小學生家長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抑鬱(12.6%)和焦慮徵狀(7.1%),相反超過三成和超過一成的中學生家長分別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抑鬱(36.3%)和焦慮徵狀(15.5%)。另外,超過七成的小學生家長於新冠疫情期間在管教孩子方面有中度或以上的壓力水平(75.3%)。 在教師心理健康方面,超過兩成的小學教師(24.1%)和中學教師(21%)的負向情緒評估分數為中等或以上。在過去三年,小學教師負面情緒上升,在工作滿意度及學校管理滿意度均有顯著下降趨勢,當中超過一成半的小學教師(16.1%)表示在疫情下面對中度或以上的壓力水平。 郭教授指,研究發現孩子的整體幸福感和抑鬱、焦慮程度及壓力水平,可由家長的負向情緒、身體狀況及壓力水平預測。若家長與孩子的關係及自身身體狀況愈差,孩子的負面情緒有可能愈嚴重。 她補充,正向教育計劃有效讓學生、家長和教師正面面對學業、生活和工作上的挑戰,透過學習不同情緒處理及性格強項的使用,增加學習動機及抗逆力,減輕負面情緒。她說︰“家長和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孩子的心理健康互為影響,建議學校採用校本正向教育計劃,提升家長和老師的心理健康。”因此城大和愛望基金合作,為老師和家長提供免費的“正向教育及精神健康推動家證書培訓課程”,在推動正向教育之餘,進一步提升家長和老師的精神健康。(完) 【編輯:陳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