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苑

冀文化藝術成日常生活所需——訪香港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譚兆民

分享到:
2022-09-26 13:0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15日電 題:冀文化藝術成日常生活所需——訪香港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譚兆民


  “希望藝術能成為市民生命的養分,讓藝術家的未來更上層樓,將文化藝術帶進香港社區,讓港人對藝術改觀,甚至將藝術變成日常生活的需要。”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譚兆民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如是說。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項目之一,西九文化區的概念自1998年提出後,經多年規劃建設如今逐漸成型,戲曲中心、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陸續建成開放。

  2022年6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抵達香港,彭麗媛首站便到訪西九文化區首個對外開放的藝術項目——戲曲中心,與年輕演員、樂團成員和義工交流。譚兆民陪伴彭麗媛參觀並負責介紹相關項目,感受到香港的傳統文化藝術發展備受國家關注。


  香港過去比較注重西方文化,很多人學小提琴、鋼琴,看的演出多是芭蕾舞、歌劇、交響樂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廣較少。戲曲中心項目,讓這座城市有了新的使命。

  在表演藝術界工作超過20年,譚兆民曾在香港芭蕾舞團、香港管弦樂團工作。他坦言:“‘文化沙漠’這樣的形容,反映的是部分人確實對藝術冷感,電影可能一年看一次,芭蕾舞一輩子都不會看。”進入西九文化區,他有了頗具挑戰性的目標,那就是將文化藝術變成如同上學、陪家人吃飯一般日常。

  在他看來,西九文化區是香港文化生活重要的轉折點。不僅擁有國際級藝術館,還有海濱公園、餐飲店舖等配套設施,這些都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的“城市綠洲”。不只是看演出的地方,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傳統文化在香港,譚兆民認為如學習樂器、戲曲,從來沒有停過,但畢竟西方文化在香港真的植根一段時間。十幾二十年來,戲曲尤其是粵劇,在香港年輕人中越來越受歡迎,這與藝術團體的積極推廣是離不開的。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令其成為廣州、香港、澳門三地共同擁有的世界級非遺項目。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注入強大的動力。

  譚兆民直言,每個城市的藝術發展與政府規劃息息相關,香港藝術文化發展興盛,特區政府的推動有很大幫助。香港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城市,有西方文化熏陶,亦有中華文化精粹,需要爭取更多機會讓市民認識。

  百花齊放也離不開合作。香港有優秀的藝術家和藝術行政人員,這些都是發展藝術的軟實力。但隨著內地發展的日新月異,兩地更需要良性競爭、合作。

  譚兆民認為,內地的文化藝術發展有非常多機會,香港正與珠海、深圳、廣州等城市在表演場地方面尋求合作,希望“通關”後能接觸更多大灣區觀眾和藝術家,在區內合作建立巡演圈。(記者 崔靜雯)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
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來香港了!將促進產教結合 培養本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