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苑

過龍年逛“龍展” 中大文物館免費入場“尋龍”

分享到:
2024-02-09 09:3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9日電(記者 黃璇) 龍年即將來臨,香港新聞網祝廣大讀者新年新風景,新年遇吉祥。

龍年一向是人們抱以熱切期待的大年,龍文化在中國人文化中源遠流長,寓意興隆和希望。其流傳過程從抽象到具象、又從圖騰崇拜到成為皇族的象徵,是祥瑞和權力的代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每逢新年前夕均會舉辦一個以該年生肖為主題的藝術文物展覽,今年中大文物館以“甲辰說龍”為主題,展出逾50件館藏文物,以器物上的龍紋展示龍在中國社會文化之變化。中大文物館大年初一至初四休館,大年初五(2月14日)起照常開放。

(香港新聞網製圖)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甲辰說龍”展覽策展人童宇介紹,中大文物館在過去數年都有舉辦生肖展覽的傳統,將更多館藏或是個別研究藉此機會向觀眾展示。龍在中國有近8000年的歷史,歷來是備受尊崇的神話動物,今日廣為人熟知的龍形象卻並非亙古如一,而是在歷史中不斷演化,一如文獻中記載:變幻無常,隱現莫測。童宇續稱,今年的展品尤為豐富,當中包括數件“鎮館之寶”,整個展覽的脈絡也更加有故事性,以中國古代文物中的龍紋為線索,探討其來“龍”去脈,包括紋飾的形成及風格的變遷,以及其社會文化背景。

展場一隅。(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展出的逾50件館藏文物,涵蓋玉石、骨刻、金器、青銅器、陶瓷、石刻、絲織、文房、拓本等類別,包括設計文物館館徽時參考的西漢“綠松石雙面肖形印”、五代至北宋“白玉團龍紋穿心盒”、傳奇督陶官唐英自製“墨彩雲龍紋筆筒”等精品,為甲辰新春誌慶。

展廳及展品的布局按照朝代分布,上至新石器時代至商周,下至明清兩朝至近現代。觀眾徜徉其中,一目了然就能感受到在漫漫歲月長河中,龍形象變化與文化民俗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重點展品推介】 

夔龍象紋方座銅簋

夔龍象紋方座銅簋。(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銅簋為西周早期的食器,其底座的紋路沿襲商周龍紋特色,不易辨認。青銅器中常見的獸面紋,又或者是張口突目的怪獸,都被認作是龍的一種。

鳥獸合體紋金片飾

鳥獸合體紋金片飾。(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出自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鳥獸合體展示當時遊牧民族對龍形象之影響,其藝術中的狩獵圖、鷹獸合體等表達手法,令龍紋也開始出現了撕咬、相互纏繞及鷹合體等。

走龍紋磚

走龍紋磚。(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這件磚石體現龍形象逐漸褪去了“獸性”,與早期的龍紋飾相比,宋代的龍開始變得憨厚、豐腴起來。因為當時的市民階層也十分喜愛龍形象,故這時期的龍在爪的數量、鼻的形狀、額頭大小等,表現得更為溫和,龍的特徵也慢慢變得接近於人、“更加有人性”。

青花雲龍紋大缸殘片

青花雲龍紋大缸殘片。(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經深入研究所得,殘片原為一個非常大的龍瓷缸。考古學家認為,如此大型的龍缸,不見於較早的宣德或稍晚的成化官窯,看來是屬於正統朝特有的器型。

墨彩雲龍紋筆筒

墨彩雲龍紋筆筒。(圖片:中大文物館提供)

出自清代唐英之手,唐英為江西景德鎮御窯廠的督陶官,在任時期的景德鎮御瓷製品,世稱“唐”,這件器物彰顯其製作手法。畫中蒼龍翻騰於雲霧之間,俯首下探,口吐海水,氣勢磅礡。其鬃髪橫批,雙睛怒張,身軀矯健有力,五爪鋒利無比,視之威風凜凜。整幅畫面極富動感,張弛有度。

“甲辰說龍”展期至7月底。除了“甲辰說龍”特別展覽外,中大文物館亦由即日起舉行“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陶瓷精選”展覽,遴選超過100件陶瓷珍品,呈現中國陶瓷的歷史和文化。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
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來香港了!將促進產教結合 培養本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