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香港的《無窮之路》

分享到:
2022-01-07 10:5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7日電  香港TVB拍攝製作的《無窮之路》,以香港人的鏡頭記錄國家脫貧之路,近日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選定為2021年度20部“優秀海外傳播作品”之一,主持人陳貝兒也在新年初獲得電視台頒發的“最佳女主持”獎

節目短短12集,製作團隊在“無窮之路”上,輾轉數千公里,穿梭全國6個省份、深入10個貧困縣;由全國最南部的熱帶雨林,走到雲貴高原大峽穀,踏進大西北戈壁沙漠,進入川藏高原,將這些地區的脫貧攻堅成果展示給觀眾。

如果說《無窮之路》的製作團隊是構思節目的大腦,那麼節目主持人陳貝兒就是觀眾的眼睛。陳貝兒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獨家專訪時講述拍攝過程的幕後故事和體會。

hk_c_4a047896a8944332260838f741315b9c.jpg

陳貝兒憶溜索爬梯

隨著攝製團隊攀山越嶺、穿州過省,陳貝兒無論到海拔1500米之上的“懸崖村”——阿土列爾村,還是“溜索”過奔騰汹湧的雲南怒江,都親自上陣,拿著一根自拍桿,爬天梯、坐溜索,帶著觀眾上天下地。

陳貝兒憶述,第一站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懸崖村”走到“天梯”中段,村民勸她不要勉強,要量力而為。

 “我真的很佩服他們。在我爬鋼梯很辛苦時,村民拉博還跟我說,你要看風景啊”。陳貝兒說,自己只是偶爾爬一次,但村民每天都要爬2000多級“鋼梯”,卻依舊活在當下,懂得欣賞生活中的風景。“這讓我非常受啟發,從中學習到正面‘欣賞’眼前難題,他們無限的生命力,值得致敬。”

精準扶貧授人以“漁”

陳貝兒印象中的扶貧是捐錢捐物資。她說,國家扶貧之路是可持續性的,將知識灌輸、教育給偏遠地區的村民,讓他們有自力更新的機會及能力,不會返貧。

hk_c_9c277619f36b7b617615adc1f49149cb.jpg

中國內地成功脫貧是不爭的事實。2021年4月,國務院發佈《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宣佈在過去七年的時間內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擺脫“貧困”之名。

2012年,正是中國發起八年“扶貧攻堅戰”的第一年。當年貧困線標凖是每人每年2300元人民幣;2020年,貧困地區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588元人民幣,可見精準扶貧的成效。

紀錄片鏡頭下的貧窮問題,香港人并未經歷。不過,在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光鮮亮麗的底面,還有很多貧困基層市民受困於“籠屋”。

據《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政策介入後香港仍有121萬貧苦人口。他們有些擠在不足十平米的房子,有些疫情下孩子沒有wifi上網課,有些因病返貧。

hk_c_537060294adcef23a0cd4a93b8cbe9dc.jpg

內地脫貧對香港的啟示

特區政府的扶貧政策只有兩個方向,一是綜援、津貼為主,也就是發錢。二是將公屋福利納入扶貧範疇。“派錢”顯然是個無底洞,特區政府無法一直“養”這群人,綜援、津貼也有門坎,剩下“夾心層”就成了被人遺忘的群體。

顯然這種扶貧政策是“治標不治本”;特區政府的扶貧方法也無法精準幫助121萬人脫貧。

眼見內地脫貧成績斐然,聯合國秘書長高度評價中國的扶貧工作為“人類扶貧史上最偉大的成就”,香港的扶貧工作又能够從內地經驗當中得到何種啟示呢?

三個大方向助脫貧

從香港的現實來看,特區政府應將教育納入脫貧的重點工程中,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給予競爭力較弱的社會群體這些機會非常重要。降低學費也是很重要的措施,儘管特區政府可貸款學費,但是動輒數十萬的高校學費導致學生走出社會以後還要背負高額貸款,并未因工作後改善生活,未能脫貧。

即便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是并不能直接解決750萬人口的就業問題。單一的經濟結構讓很多沒有金融專業的人士難以就業,特區政府應該積極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為港人尋求更多就業創業的機會,畢竟港青在香港創業的機遇就沒有內地多。

hk_c_4ef82ac0fe5e6b461637a78ceb2089db.jpg

房屋問題是困擾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曾有統計,一個中位數收入的“打工仔”要不吃不喝21年才能買買得起房子,這是很多港人無法負擔的。而這將是香港為青年脫貧的長期工作。

香港脫貧之路,不用生搬硬套內地的一套,但是借鑒學習是有必要的。內地的脫貧之前較聯合國定下的目標早了10年,必有其可取之處。


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mVLCYWOW2gJ8-bjnloQjdg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8000位跑手港珠澳大橋跑馬拉松 郭晶晶江旻憓驚喜現身!
香港咖啡市場年銷售額達百億 “瑞幸咖啡”進駐首杯15.9港元
龍獅撞上英歌舞 香港金龍獻瑞迎新年
台灣資深媒體人陳國祥:兩岸交流可增加彼此同理心
足本回放!12分鐘香港2025跨年煙花匯演 精彩重溫!
高才通兩周年|成功來港的人如今過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