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這個中秋,香港“火龍”火了(有片)分享到:
久違了,香港大坑舞火龍!9月28日起一連三晚,因疫停辦的舞火龍重回街頭,大批市民、遊客、攝影愛好者扎堆等龍來。還沒去的朋友,跟著中通社先看看現場視頻,尋找最佳打卡位。 舞火龍最早於19世紀末出現,相傳當時大坑這客家小村因風災、瘟疫受困,村民扎作火龍,中秋前後巡游,瘟疫停止。此後,大坑村便每年舉行舞火龍活動,以保合境平安。大坑舞火龍於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用藤枝新扎的火龍,由龍頭、龍尾及31節龍身屈成,龍身是一根粗2厘米的繩纜,下接竹竿,再用鐵線於藤架及繩纜上扎上一層厚厚的珍珠草,以便在其身上插緊45厘米的12000根長壽線香,一晚上要點上兩炷香才能維持。 由人手扎作的“龍”,插上了夜裡發亮的香火,才算添了“火”。而“舞”的精髓,全靠300多人的團隊以極強的體力、默契,才能配合出活靈活現的場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在天上飛的,不會在飛行時停下,因此舞火龍的人也不能停,對團隊的團結和配合要求格外高,百斤重的火龍,龍頭足有45公斤,舞龍頭的人甚至要十步一換。龍尾稍好些,但仍要一至兩分鐘一換。 今年還加入了小火龍表演,難得出現“雙龍”。 隨著時代的發展,火龍的製作也有科技元素的加入,比如“龍眼”,用LED燈製成,亮度更明顯,也顯得火龍更加“厲害”。 上一次火龍在大坑舞動,已是三年前。經歷了疫症,這項以驅疫為主題的傳統活動,更添港人祈求無災無疫的心境。 |
視頻更 多
龍獅撞上英歌舞 香港金龍獻瑞迎新年
台灣資深媒體人陳國祥:兩岸交流可增加彼此同理心
足本回放!12分鐘香港2025跨年煙花匯演 精彩重溫!
高才通兩周年|成功來港的人如今過得如何?
【2024跨年街採】看看中通社記者用一束花換來怎樣的感動?
【通講壇】韓國空難傷亡慘重 會否令朝野之爭平息?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