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七七事變親歷者這番話,讓馬英九頻頻點頭

分享到:
2024-04-08 22:36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點擊閱讀原文)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大陸行,最後一站來到北京。4月7日,馬英九一行人結束陝西行程,從西安搭乘高鐵抵達北京西站。據悉,這也是馬英九第一次到訪北京,備受關注。

在北京的行程滿滿噹噹,馬英九7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觀看了演出。8日上午,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陪同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下午回市區參觀北京故宮。

當天上午,馬英九一行抵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親自接待。在看到愛國華僑李月美“女扮男裝”參加抗戰時,馬英九特別提到李月美離家出走時,表示“我熱愛父母、熱愛兄弟,但此時此刻我更愛我的國家”。

在館內一幅照片前,馬英九聽到講解員講述1943年簽訂的開羅條約時重申:“它也出現在日本、美國、聯合國的條約集,是跑不掉的。有人說它不是條約,只是一個歷史性文件而已,這是完全沒有國際法常識的人,當然是條約。”

馬英九在多個公開場合闡述《開羅宣言》的歷史。去年,他訪問大陸參觀重慶抗日遺址博物館時,也談論了《開羅宣言》在關於中國領土方面的內容: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包括東三省、台灣島、澎湖列島,都必須歸還中國。

當地民眾得知馬英九來京消息後,紛紛到紀念館大門前想要一睹“小馬哥”真容。看到馬英九一行的身影時,現場民眾向大門聚集,舉起手機拍照留念。其中一位民眾向記者展示去年馬英九來大陸參訪的照片,他說自己非常關注兩岸新聞,馬英九帶著台灣青年到大陸來,對兩岸和平交流幫助非常大,這次到抗戰紀念館,更加證明馬英九所說的“我是一個中國人”。

隨後馬英九參觀盧溝橋,七七事變親歷者、今年高齡93歲的鄭福來老先生來到現場,與馬英九緊握雙手、情緒激動地說:“那場戰爭,中國老百姓那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所以這段歷史,我們中國人必須銘記。他說自己經常在盧溝橋上給年輕人講當年這段歷史,“這不是為了延續仇恨,中國人、中華民族要獨立復興,就得銘記歷史。”

馬英九認真聆聽、頻頻點頭。參觀結束後他發表感言表示,今天來這里實地看了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地,實在是感慨萬千。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國家禦侮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區最廣、犧牲最大的民族禦侮戰爭。無論在大陸還是台灣,兩岸人民都曾被日本軍閥欺淩迫害,傷亡慘重。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馬英九還說,戰爭的錯誤或可原諒,但歷史的真相不能遺忘。我們後輩必須牢記,歷史的錯誤不可再犯,身為炎黃子孫,我們必須學會和平解決爭端,為人類謀幸福,求和平。

8日下午,馬英九在國台辦主任宋濤、副主任潘賢掌陪同下參訪北京故宮博物院,受到高規格禮遇,車隊直接從西華門駛入,馬英九還在太和殿前帥氣留影。在北京故宮的最後一個參訪點是“文物醫院”,辦公室牆壁上貼著馬辦先前致贈的龍年春聯:塵祛滋意送黑兔 瑞澤沾和迎青龍。馬英九現場再寫下“故宮博物院惠存,馬英九敬贈”。

馬英九最後發表談話,難掩激動。“歷經六百年興衰榮辱,故宮始終象征中華民族,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底蘊,以及歷朝歷代的萬千氣象”。

他提到,台北故宮文物來自北京紫禁城故宮,五千多年華夏文化的精華文物,在昔日戰亂中南遷,這是歷史的遺緒。文化交流是兩岸之間共同的語言,情感的共鳴,是任何刻意為之的手段或意識型態所切不斷的。馬英九深信,任何所謂“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深植炎黃子孫血脈之中。

由於當天故宮博物院閉館,周圍游客較少,可以俯瞰故宮建築群的景山則是人頭攢動。在景山游玩的民眾向記者表示,希望馬英九可以為兩岸融合發展,走向統一作出貢獻。當得知馬英九率台灣青年赴盧溝橋、抗戰紀念館以及故宮參訪,該民眾說,年輕人走完這一趟行程,能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一定能促進兩岸統一。

馬英九這趟訪問,台灣媒體非常關注,以“和平之旅”形容。聯合報稱,馬英九在陝西的88個小時行程以文化為主,對台灣內部文化政策爭論以及兩岸關係,都有一定的表態。

520在即,馬英九此次北京行可否搭起兩岸和平橋樑?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8日回應,兩岸只要有溝通交流,都是好事。對於任何人前往大陸做文化教育交流,都是樂觀其成。

【編輯:陳卓儀】

視頻

更 多
龍獅撞上英歌舞 香港金龍獻瑞迎新年
台灣資深媒體人陳國祥:兩岸交流可增加彼此同理心
足本回放!12分鐘香港2025跨年煙花匯演 精彩重溫!
高才通兩周年|成功來港的人如今過得如何?
【2024跨年街採】看看中通社記者用一束花換來怎樣的感動?
【通講壇】韓國空難傷亡慘重 會否令朝野之爭平息?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