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德國開啟三黨執政新局 對華政策顯分歧

分享到:
2021-12-08 20:0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2月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婕舒)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12月7日在柏林簽署聯合執政協定,社民黨籍的奧拉夫·肖爾茨也於8日正式當選總理,開啟德國史上首次聯邦層級的三黨聯合執政局面。不過,執政聯盟內的對華政策看法已展現出分歧,未來何去何從引發關注。

德國新總理肖爾茨。圖源:新華社

肖爾茨在簽署協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強調,聯合政府的外交政策核心是打造“強有力的、獨立自主的歐盟”。肖爾茨對美國總統拜登強化民主國家共同體的努力表示贊賞,但他也表示,對於中國、俄羅斯等擁有不同政府模式的國家,也應開展多邊合作。

此外,德國《經濟周刊》5日引述歐盟外交官的話透露說,肖爾茨早些時候曾通過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向中方傳話,表示將延續默克爾的對華政策。柏林的外交界人士證實了這一點。肖爾茨還向中方表示,他將牽制兩個都主張“對華強硬”的聯盟夥伴。此外,在今年10月的一次電話通話中,肖爾茨還對受阻礙的中歐投資協定表示了支持。

對於美方6日正式宣佈“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德國新政府表示,暫不加入這一行列。

肖爾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繼承默克爾的對華路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8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從肖爾茨本人的從政經歷,以及本人和所在黨派的主張看,他們是希望延續默克爾較為穩健的對華政策的,同時希望帶動歐盟對華合作。”

王義桅闡述:“這有幾方面原因。首先,英國脫歐後,很顯然德國在歐洲一體化內部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國。德國也擔心中國增加對法投資,‘德法軸心’內部存在競爭。”

“其次,德國本身的文化是比較穩健理性的,尤其其經貿利益很大程度上與中國‘卯’在一起,例如德國汽車業一半以上的市場在中國。因而德國較看重與中國務實合作的一面。加上在德國,不光政黨可以影響外交政策,德國企業界的影響力也很大,企業界的態度不會輕易隨政黨輪替而改變。”

德國候任外長、綠黨的貝爾伯克本月1日發表強硬對華立場,引人矚目。她稱:“基於價值觀的外交政策,必須始終是‘對話和強硬相輔相成’”。她視中國為制度對手,並稱不排除“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可能。對此,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回應指,希望德方個別政客做兩國之間的“建橋者”,而非“建墻者”。

外長對華如此強硬,肖爾茨有能力牽制兩個聯盟黨派嗎?王義桅指出:“‘交通燈’(執政聯盟三黨標志顏色為紅綠黃)組合上台後,勢必要經歷磨合期。一般剛上台的政黨都要兌現大選時的承諾,以滿足選民期待,包括大選時說的許多過頭的話,現在不能立即收回。由於肖爾茨所在的社民黨得票不夠高,可能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這也是西方政治碎片化的體現。”

“目前的關鍵在於綠黨,”王義桅認為,“原本強調‘綠色政治’的綠黨如今日益強調意識形態,走向‘異化’,未來能否與時俱進?事實上,在新能源轉型方面,綠黨也需要中國的合作。”

對於未來中德關系走向,王義桅認為:“現在德國意識到美國的問題,不會完全跟隨美國。不過從意識形態角度看,德國不可能站在中國一邊。德方亦無法抗拒中國的巨大市場,尤其當前要應對疫情、經濟衰退。從理性角度,德國仍看重中國的合作。”

德國新政府能否打造出“強有力、獨立自主的歐盟”?王義桅指出:“歐盟提‘獨立自主’已經很多年,但歐盟沒有自己獨立的產業,尤其在涉及安全、敏感領域的技術,包括互聯網領域,仍受制於美國。加上德國許多政治精英都受到美國的很大影響,能否從心理上真正擺脫美國,也是一個問題。”

王義桅接著說:“德國目前強調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事實上,真正讓其無法自主的是美國,但德國不敢公開表達這一點。當前在新疆、冬奧等問題上,德國或許必須要跟隨美國,但他是真正去抵制,還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這一點需要觀察。默克爾執政後期之所以能保持穩健的對華關系,也源於她在此問題上能夠嫻熟處理。”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