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貨櫃車司機自白:疫下兩年 我想把這個行業做下去香港中通社1月24日電 新冠疫情下,作為香港主要的物流處理中心,佔地200多公頃的葵青貨櫃碼頭,一眼望去依舊擺著顏色各異的集裝箱,只是少了曾經“遮天蔽日”的磅礴氣勢。當夕陽褪去,橙黃色的吊塔逐漸亮起昏黃的燈光,沒有船舶汽笛長鳴,霧蒙蒙的天氣裡,這片機械城區多了一些生人勿進的冷清感。這是從業23年的香港貨櫃車司機鄧志偉疫情兩年來每天都能看到的景象。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新冠疫情擾亂全球航運,儘管貨櫃運輸費用大幅攀升,但“一櫃難求”下,到港貨櫃數量卻急速減少。在外行人看來“缺船、缺櫃、缺工”的情況讓貨櫃行業疫下炙熱,但經歷開工兩天停工五天的鄧志偉深知疫情大漩渦下,他們也沒能獨善其身。 入行23年的貨櫃車司機鄧志偉,在貨櫃車司機之間頗有名聲。疫情之前,他駕駛的貨車主要收廢五金,廢五金從外國運來香港,在香港加工,然後運去內地。 “基本上歐美線和一些遠洋的線路,就真的非常少了,內地的貨櫃來到香港的也很少,你看一下碼頭就知道了,那些大吊塔全部都已經收起來了。”疫情下,遠洋航線大規模縮減,加之內地對廢五金的檢疫查貨嚴格,一時之間,鄧志偉所在的整個行業都停住了。 鄧志偉曾經頻繁奔波於兩地,這一兩年卻突然被迫停了下來,一個月開工十天八天,賺一萬多港元只夠勉強過活。“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停工,或者真的沒有工作做。因為我一路都對這一行是非常有信心的,就從去年的年末開始,就真的變成我都不敢想象。” 去年12月下旬,由於國泰航空空少違反防疫規定,使變種病毒奧密克戎走入香港社區,觸發第五波疫情,原本已經向好的疫情再次回到最艱辛的時刻,政府對內對外再次收緊防疫措施。 香港中通社圖片 儘管鄧志偉在行業內認識不少老友,但行業不景氣下,已經沒有人再介紹更多工作給他,室內裝修、地盤散工成了他養家糊口的主要來源。“我也真的沒有(別的)什麼形容詞了,就是水深火熱。” 兩年來,政府推出多達五輪防疫抗疫基金,以補貼受影響的行業,但鄧志偉直言並未受惠。“我真的希望政府在抗疫基金方面考慮一下我們這些跨境司機和貨櫃司機,這麼多次防疫基金派出來,每一個行業都有,但是我們真的沒有。” 香港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早前一份調查顯示,跨境司機數目由疫情前約1.3萬人下跌近四成,至目前不足8000人。作為8000人一員,鄧志偉成了一個觀望者,等待著何時才能大規模復工。 工作減少後,家住葵青貨櫃碼頭附近的鄧志偉,每天都要過來碼頭附近散步,看著遠處高高低低的集裝箱,看著偶爾穿梭在集裝箱中間的貨櫃車。儘管貨櫃行業已經被人貼上“日薄西山”的標籤,但他有自己的固執,“這個行業入行的年輕人太少了,希望有人幫幫我們,把這個行業做下去。”(李明珠) 【編輯:李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