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520港漂愛情百態:相親局高峰、隔屏說愛你……

分享到:
2022-05-20 20:53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20日電(記者 李明珠  陳卓儀520,因諧音“我愛你”成為華語地區的特殊情人節。在香港,這一天402對新人登記結為夫婦,創下2019年以來的新高。520前後,有人相親找到真愛,也有情侶“為(疫)情所困”只能繼續隔屏解相思。

“我們每個月都至少舉行4場脫單活動。”香港紅線配對公司創辦人Tiffany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公司的活動形式多樣,不同的星座月份會邀請不同星座的單身人士參加,最近還推出了看房脫單、吃火鍋脫單活動,讓傳統相親活動更容易熱起場子。

此前主攻港人配對的Tiffany,了解到“港漂”市場的空白後,前年疫情初期,便將目光放在“港漂”婚戀市場。

包容、開放、多元是國際都市的標籤,在這尋找人生價值的人不計其數,愛情卻稱得上稀缺品。香港男女遲婚越趨普遍,男性和女性首次結婚時年齡中位數為31.9歲和30.4歲,這一數據近20年來相當穩定。

香港中通社圖片

然而,“港漂”相親的年齡分佈十分有趣。年輕的人,可能22歲就開始張羅婚姻大事,也有人45歲還在人海尋找。

從業至今,Tiffany感受到 “港漂”在婚戀上的特殊境遇。“整體來說‘港漂’能留在香港,本身就是被篩選過的群體,90%以上都是專業人士,條件都非常不錯,但在婚戀市場卻面對找不到愛人的怪象。”

在Tiffany看來,相較於香港人,“港漂”其實更傳統,即使遠離家鄉,也沒能擺脫被催婚的俗世壓力。香港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Tiffany促成的“港漂”數目也有所突破,僅一周就有5對情侶牽手成功。“很多‘港漂’體驗到被隔離的感覺,家人全部不在身邊,社交也亂了,突然意識到是時候找個伴兒了。”

“哪天我離開香港了,就是找不到男人了。”漂在香港十年的葉子對記者說,在香港生活可以很精彩,唯獨尋找伴侶太難了,來自北方的她不太喜歡港男的個性,幾任男友都因為不想太早走入婚姻而離開。疫情前她曾多次參與深圳的相親局,甚至遠赴上海追愛,如今,她的週末安排已經被各種“港漂”相親局塞滿。

香港中通社圖片

為情所困的,還有被迫異地的情侶。“除了‘通關’‘想見面’,說不出啥情話”,來自南京的小林告訴記者,與男友在第三個疫情下的520,依然是發紅包、讓對方多吃蔬菜水果,看著聊天記錄的“愛你”,甚至覺得自己在養電子寵物。

同樣與男友異地的田小姐似乎沒有相思之苦,甚至認為距離可產生美,疫情的三年甚至可以作為婚前生活的自由時光。

相較於內地“一站式”的婚戀體系,香港婚戀更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對於遠離父母的“港漂”而言,各類線上交友活動可能是主動出擊的機會,推開這扇門,可能喜結連理,但願意踏出這一步的人仍是少的。

“從來不覺得結婚是人生必然的KPI,自己有退路就行。”“港漂”劉小姐曾和網友見面,但心懷各種想法的人聚在一起,有人像查戶口一樣事無巨細地盤問信息,像謀劃一筆生意,“我很緊張,還是喜歡自然而然地相處。”

香港中通社圖片

Tiffany說,對於“港漂”而言,能否找到愛人甚至關乎未來留不留在香港,是人生選擇的分水嶺,“某種意義來看,工作、住房和愛人都是‘港漂’的剛需。”

520不是情侶的專屬品,有些人希望能組建家庭卻不願意走入婚姻。來自北京的夏女士已經是兩個混血男孩的媽媽,但卻依然單身,她對於自己的狀態很滿意,因為在香港,她遇到了能一起組建家庭卻不需要日夜相處的男人。

“只有在香港才能有這種狀態,而且也非常普遍”,夏小姐說,520跟自己的兩個“小情人”過的,很甜蜜。(完)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