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李強訪德成果豐碩 中德頂住壓力向好發展

分享到:
2023-06-21 20:3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6月21日電 題:李強訪德成果豐碩 中德頂住壓力向好發展

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19日訪問德國,20日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共同主持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李強向德方表示,最大的風險是不合作。朔爾茨強調,德方無意對華脫鉤。受訪專家認為,中德關係承受住了各式各樣的壓力,政治氣氛繼續回暖,雙邊關係向好發展,對於促進整個中歐關係回暖起到示範作用。

當地時間6月20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柏林同德國總理朔爾茨出席第十一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閉幕式並發表講話。出席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前,李強和朔爾茨共同出席中德企業家圓桌會。圖源:新華社

李強在訪德期間,接連會見德總統施泰因邁爾、與德國工商界座談、同朔爾茨共同主持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面對面地向德方傳遞中方的善意和誠意。李強在多個場合強調,中德沒有根本利害衝突,防風險和合作不是對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朔爾茨在20日的共同記者會上表示,反對任何形式的脫鉤,去風險不是“去中國化”,德方致力於同中方發展穩定的關係。

德國工商界代表19日在與李強會面時表示,去風險就要加強國際合作,脫鉤行不通,德工商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對中國充滿信心。當天,中德企業還簽署了中企入股德國漢堡港協議。這一收購案談判歷經2年,由於擔心中資對德國重要企業和基礎設施的影響,收購案曾在德國政府內部引發激烈爭論。協議最終簽成,顯示了中德在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簡軍波2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德取得深化合作的共識,意味著中德在政治氣氛上繼續回暖,雙邊關係向好發展。雙方經貿交流、人員往來正常化,過去一些對華不利或限制措施會放鬆,這將促進新的合作開展。

旅法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同日表示,從朔爾茨訪華及中方此次回訪的成果可見,中德關係承受住了各式各樣的衝擊,證明美國對中國圍堵不成功。德國一方面對美暗含不滿,一方面要拉住中國,對衝失去俄羅斯帶來的成本。李強下一站訪法,德國實際上表現了對法國的支持,顯示在歐盟內部法德立場協調一致。

20日,李強同朔爾茨共同主持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主題為“持續的共同行動”。這是兩國新一屆政府組成後的首次全面對接。雙方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創新、先進製造、職業教育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文件。

“中德政府磋商的線下重啟,象征著疫後中德官方機制化交流渠道的實質性恢復。”簡軍波指出,此前中德部長級會議交流機制已展開運作,這是真正恢復官方機制化的最後一步,高層政治往來已暢通,為今後合作奠定基礎。德國在歐盟國家中具領袖作用,帶頭與中國加強官方交流渠道和政治經貿關係,對於促進整個中歐關係回暖起到示範作用。

李強訪德之前,德國政府14日剛剛公布一份國家安全戰略政策文件,將中國定義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近一年多來,德國對華態度趨於強硬,與默克爾執政時代相比,德中關係中很多因素都發生了改變。如何看待未來中德關係發展?

宋魯鄭認為,中德盡管在言辭上對立增多,但德國政府實際上并未偏離默克爾路線,中德關係穩定發展。“德國國家安全戰略政策文件對中國的定義與歐盟定調一致,文件中很少篇幅談論中國,且一字未提台灣,顯示該文件是在美國和國內黨派壓力下的妥協產物,基本守住了底線。”

宋魯鄭續指,另外,德國政府提供給企業的對華投資信用擔保也未取消。當前德國經濟相當困難,對中國需求遠超俄烏衝突之前。而另一邊,美國完全不顧歐洲盟友的利益,且即將大選換屆,或發動針對歐盟的新一場貿易戰,德國必須做長遠考量。

簡軍波則認為,德中在經貿和全球治理領域還會繼續合作,但隨著“印太戰略”和“去風險”政策等的推進,德國在政治、經貿、外交和意識形態領域,存在與中國發生新的矛盾和衝突的風險。(完)

【編輯:王瑶】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