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受蠱惑港人抵英後生計窘迫,備受歧視”

分享到:
2023-08-17 21:3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眼看港人回流,英國政府又來添堵?

英國內政部近日公佈,將為通過BNO簽證路徑申請來英港人推出“優先簽證服務”,有急切需要起行者額外支付500英鎊(約4985港元),可在5個工作天內獲得處理;申請者若想在下一個工作日結束前就知道結果,要再額外支付800英鎊(約7976港元)。

據英國政府網頁顯示,BNO簽證申請人一般會在12周內得知申請結果。如在英國境外購買“優先服務”,額外收費為每人573英鎊(約5719港元);若在英國國內申請,額外收費為每人500英鎊(約4985港元)。

(圖源:推特)

BNO護照是什麼?

BNO護照,即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按之前規定,BNO護照持有者只有有限訪問英國的權利,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且不能在英國工作或定居。

1987年7月1日起,BNO護照開放香港居民申請,1997年7月1日起不再受理。本來這事到這就完結了,但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後,英國政府公然宣布,自2021年1月31日起BNO護照新規生效,持證者可以申請簽證進入英國,5年後申請永居身份,獲得定居身份一年後可以申請英國國籍。

香港回歸祖國前,中英曾就BNO護照問題互換備忘錄,英方在備忘錄中明確承諾不給予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英方舉動顯然違背了中英互換的備忘錄。

中國外交部隨即宣布,自2021年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所謂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香港亦全面配合國家的反制措施。

兩年後,英國又再操弄惹是生非的BNO,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BNO已淪為“搶錢”工具!香港有政界人士分析說,英國是為緩解當地經濟拮據,才推出“優先簽證服務”,等同“特急搶錢”。

根據英國內政部5月公佈的數字,2023年第一季有9411宗BNO簽證申請。若第二、三、四季均各有9000多宗申請,且所有申請人均選取或轉選“優先簽證服務”,英國政府或可藉此一年多賺取數億港元。

(圖源:推特)

也有另一種可能性,借機抹黑香港。這不,看到英國內政部的動作後,英國反華組織“香港監察”隨即跳出來,聲稱歡迎這項新措施,認為這確保了有需要緊急離開香港的人會有一個迅速離開的途徑。

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則敦促英方認清現實和大勢,停止偽善表演,停止誤導港人。

使館發言人表示,英方所作所為根本不是為了所謂的“保護”港人,而是圖謀抹黑和禍亂香港。并指出一些受蠱惑的港人背井離鄉,抵達英國後生計窘迫,備受歧視,此類事例比比皆是。

港人子女在英校園被尖梳子扎

早前,回流香港的YouTube博主“珍心活”就拍片,揭露英國校園欺淩情況嚴重,港人子女為自衛,甚至要帶裁紙刀及鐵水壺去學校。

(“珍心活”影片視頻截圖)

“珍心活”的兒子在影片中指,親見香港學生在校內被其他人大聲嚇、從後推;亦見港生被人用很尖的梳子扎過,坦言“香港人在學校比較好欺負”。

面試英國小吃店的初級職位也被拒

YouTube博主“小智”也曾拍片抱怨,移英兩個月後“不開心、好沮喪”。形容有次面試英國一間小吃店的初級職位,但當他表明自己普通話、英文都不太流利後,中介立馬表示他“不太適合”。

“即使是最低工資的工作,原來我都不能做。”“小智”沮喪地說。

移英女碩士因付房租困難自殺

還有港人移英後面對沉重生活壓力,想不開的。一名移英7個月的27歲香港女碩士因應付房租有困難,最後自殺身亡。她生前透露飽受憂鬱症、失眠、掉發、共用衛生間環境臟亂、物價、租金與可能被解雇的壓力所苦,遺物中發現一本詳載每天每餐花費、疑似為省錢的筆記本。

移民壓力大 妻子揮刀刺傷丈夫

也有移英夫婦因家務問題發生爭執,妻子情緒激動之下揮刀刺傷丈夫。案件開審後,丈夫解釋妻子是因為移民壓力大,才有此失常舉動。

他形容,自己在港時於一間跨國銀行任職經理,抵英後只能“委身”在一家物流中心工作。

前香港教師、牙醫及區議員“委身”英國餅廠

新加坡媒體《亞洲新聞台》也曾采訪一對移英的香港夫婦。抵英後,丈夫阿文因為不會英文,申請做麥當勞職員都未獲回音;妻子Fiona在香港曾是教師,但在抵英初期,也只能找到一份餅廠的工作,她還驚訝發現,這間餅廠的香港同事竟是前牙醫、區議員,大部分擁有碩士學位。

離港赴英的香港前區議員周偉雄就曾在社交媒體上傳影片,透露在英國當起了餐廳服務員。

事情就是這樣,走之前想得很“美好”,去了才知不如家。好自為之吧!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