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垃圾徵費開頭難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月22日電 題:香港垃圾徵費開頭難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 香港原定於4月1日起實施的垃圾徵費延後至8月1日。未見大幅宣介,先推遲施行,可見力有未逮。 特區政府表示,將先於政府部門及指定屋苑提前實施,以實踐為最有效宣傳方法。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香港垃圾徵費規定,市民需使用“指定垃圾袋”或“指定標簽”丟棄垃圾。“指定標簽”每個11港元;“指定垃圾袋”分為3公升至100公升容量尺寸,售價0.3港元至11港元。環保署預計,3至4人家庭每月垃圾收費開支約30至50港元。 萬事開頭難,不少市民對垃圾徵費細節有很多疑慮。屋苑垃圾徵費如何責任到人?遇搬家等大量垃圾棄置如何處理?會否增加物業清潔費等? 截至本月初,香港環保署已於公共場所合共播放逾1.3萬次宣傳短片,並展示近4000張宣傳廣告。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22日表示,反思過去一段時間垃圾收費的宣傳方法,認為解說並非最有效,應通過實地演示,讓市民知道適當做法。強調減廢回收文化在很多先進城市已扎根多年,香港需努力追上。 目前,香港堆填區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日棄置量達1.5公斤;而在日、德、韓等垃圾徵費成熟地區,人均垃圾日產量少於1公斤。他們在推行初期亦面臨與香港相似問題。 日本垃圾處理經歷過四個階段,萌芽期、分類普及期、3R(即回收、減量和回用)推進期、減量強化期。在前兩個時期,人均垃圾產量反而有增無減;第三階段日本頒布《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進一步完善收費制度,人均垃圾日產量從2000年1185克快速下降至2017年925克并維持。 德國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多達8000餘部,1996年確立“生產者付費”和“污染者付費”原則,通過分類計量收費、規定企業包裝物最低回收率及押金制等,生活垃圾循環利用率高達65%。其中,紙張、玻璃、有機垃圾等有回收價值的垃圾,居民不必為其繳納費用。 韓國垃圾計量收費制度可回溯到上世紀90年代,至今,細節具體到何種類型垃圾在一周中哪一天投放,各轄區各居民小區都有不同規章制度。 上世紀末垃圾收費於亞洲不少國家及地區已推行。當時,特區政府1998年提出《減少廢物綱要計劃》,傾向使用更多市場手段如“使用者收費”,未正式提及垃圾收費字眼。七年後的2005年,政府提出直接徵收都市固體廢物費,曾建議在2007年立法推行,之後未有進展。 近年來,特區政府致力推行節能減排措施。去年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平均每日1.1萬公噸,按年減少2%;建築廢物整體產生量平均每日4.9萬公噸,減少約6%;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上升至32%。 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制定垃圾收費政策時,核心考慮因素是計量難度及激勵效果,最終目標是採用較低成本激勵居民主動減少垃圾產量。 社會需時改變習慣,很多城市一般需3至5年時間做到,相信香港同樣可以做到。(完) 【編輯:王瑶】
|
視頻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