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戲曲“回春”?《五女拜壽》訪港的啟示香港新聞網1月26日電 題:如何讓戲曲“回春”?《五女拜壽》訪港的啟示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 香港正大力推動戲曲年輕化,正值香港戲曲中心開幕五周年,國家京劇院帶著青年團開團大戲《五女拜壽》訪港,27日起一連兩天在戲曲中心上演,此劇的由來和青年演員的分享給香港戲曲傳承、創新帶來一些啟示。 《五女拜壽》本是80年代初越劇經典名作,當年傳統戲曲在香港仍蓬勃發展,1983年11月浙江小百花越劇團首次赴港演出此劇,滿台生輝,一鳴驚人。 歲月荏苒,求新求變成為戲曲成功之道。國家京劇院將此移植、改編成同名京劇,強化劇本的文學性,進一步開掘人物形象,既保留越劇之美,又富含京劇特色,成為創新之作。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攝 國家一級演員、80後梅花獎得主張佳春在劇中飾演婢女翠雲一角,她在演出前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分享她對戲曲傳承的看法。 一次偶然,兒時的張佳春看到京劇,被演員華麗的扮相所吸引,種下了一顆“京劇夢”,後來如願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走上京劇表演之路。 在她看來,戲曲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每一年它都會變得更難,想深入的東西會更多。” 張佳春16歲跟隨京劇名家宋長榮學習荀派花旦,同時拜宋長榮、劉長瑜、沈健瑾三位著名表演藝術家為師,可謂很幸運,但也有失敗和氣餒的時候。“戲曲這行是非常苦的、很枯燥的,一般從9歲開始練童子功,現在能站在舞台上的都是一直在堅守、努力。”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戲曲界的傳統。正因為戲曲的“難”和“苦”,給業界培育新血增添了難度,演出市場更曾面臨挑戰。不過張佳春注意到,近年觀眾席上的年輕身影變多了。 是什麼讓年輕人走進戲曲、了解戲曲?張佳春說,內地正在推行“高雅藝術進校園”,很多學校從小學開始就有京劇課堂、社團等,普及傳統文化,香港或許可以從中借鑒。“我很早的時候去過香港演藝學院交流,他們都很希望內地老師常來,教他們一些身段、表演。” 仔細說來,張佳春和香港有些緣分。去年5月,張佳春憑藉演出經典劇目《春草闖堂》,獲得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最高奬“中國戲劇梅花獎”,當時競演正是在香港舉辦,也是梅花獎創立40年來,首次在香港設立分會場。 香港近年重視文化發展,張佳春也能感受到,香港市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她憶述,去年《春草闖堂》為香港觀眾加演了一場,團隊初時擔心語言不通,但最後發現很多觀眾沒看字幕,也完全看懂了表演。 “一些戲中的笑點,觀眾會捧腹大笑、鼓掌,內地演出現場有的效果香港都有,所以也很期待這次《五女拜壽》在港演出。”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攝 經典是經久不衰。縱觀《五女拜壽》的劇情,看起來非常傳統:明朝戶部侍郎楊繼康60大壽,五名女兒女婿前來拜壽,楊夫人卻將貧寒的養女楊三春趕出府門。不久,楊繼康被削職抄家,眾親生女兒皆不能依靠,只有養女將其收留,婢女翠雲仗義相伴。當中道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仍是當下社會的縮影。 短視頻的誕生掀起碎片化娛樂的新浪潮,這並不代表傳統會失去話語權,正是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讓人“慢下來”的藝術表演顯得更難得可貴。近年,不乏戲曲、舞劇、詩劇透過社交媒體成為“爆款”,也印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永遠有一席之地。 一出好戲得以延續,需要像張佳春一樣新血液的加入,貢獻青春力量,才能以更多好作品,喚醒更多“文化魂”;唯有堅持守正創新,文化才能無懼變遷,薪火相傳,在香港亦是如此。(完) 【編輯:徐嘉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