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來論】董觀志:從三中全會公報解讀未來中國有哪些新機遇

分享到:
2024-07-25 14:4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中表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衝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有效應對這些風險挑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需要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範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如何理解世界秩序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百年在本質上是一個大歷史的概念,是指一個相對較長,且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的歷史時期。這個大變局之“大”、之“變”,具體來說,世界經濟重心在發生變化:原來經濟中心在大西洋兩岸,現在經濟中心向太平洋兩岸開始轉移。世界政治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重大的變化。

首先是技術變革,人類從遠古時期的石器時代到18世紀中的蒸汽技術時代,再到19世紀中的電氣技術到20世紀中信息技術以及21世紀中的智能技術,我們會發現技術的迭代在迅速加快;

從地緣關係看,從威斯特伐利亞體系(1648年)到維也納體系(1815年)到凡爾賽體系(1920年)到雅爾塔體系到美國獨大體系,再到如今的東西再平衡體系(2022)歷經將近500年,但每一個體系間的過渡也在加速;

在經濟體系中,從產業革命(18世紀中)到土地侵佔資本主義殖民體系(19世紀中),再到土地貢稅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二戰結束)以及原料市場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二戰結束後),最後到美國海洋聯盟戰略(1991年),近百年就經歷了三種體系的更替;

世界百年曆史下的演變。

直到今天大家關注的產業轉移:從英國、歐洲大陸、美國的1.0工業革命時代,到德國、日本的2.0工業革命,到亞洲的3.0工業革命,到現在的4.0工業革命。全球產業從中國向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東南亞欠發達國家轉移,稱之為第五次全球產業轉移。與四次單方向的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不同,本次產業轉移呈現雙向變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國中西部、東南亞以及非洲等地區轉移;部分高技術類企業和產業鏈高端環節向美國、歐洲等發達地區回流。

全球演變路徑下未來中國“新質生產力”的新機遇

大變局重點在“大”,在“變”。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現也催生了很多新產業,這個變化也是很長時期以來沒有過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對“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作出專門部署,并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部分,明確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新質生產力是生產要素的系統集成,循這個方向我們探討一下中國企業未來有哪些新機遇:

一是,以重構製造系統為代表的新型製造系統將適應大規模定製生產。當前,現代工業的生產方式的主要特征是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化,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雲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為支撐的大規模定製的智能化生產方式將取代現有的生產方式。其主要特征可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大規模定製取代大規模生產。現代工業的生產方式以成本最小化為首要目標,通過專業化分工、標準化操作、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產,生產出大量的沒有個性的標準化產品,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區別於現代工業生產方式,大規模定製不僅強調產品內部結構的標準化,而且更加重視產品外部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二是可重構生產系統替代剛性生產系統。現代工業的剛性生產系統由專用的自動化設備和相應的自動化軟件組成,整個系統設計配置大致固定,只能生產單一的、或者相似的產品,其產品生產範圍呈現較強的剛性。現代工業的柔性製造系統雖然具有較大產品生產範圍彈性,但只適合小批量生產,且投資大、成本高,系統集成和操作難度較高。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構製造系統將綜合剛性製造系統和柔性生產系統的優點,以重複、重排、更新系統組態、更新子系統的方式,快速實現調試和製造,可以適應大規模定製的生產方式,適應現代社會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第二,以新型製造技術順應產業組織、產業分工、產業布局的革命性變化。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催生新型製造技術,由此引發產業組織、產業分工、產業布局的革命性變化。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型製造模式將從傳統的消減製造模式轉向叠加式製造。傳統的消減式製造模式一般要毛坯、切削、打磨等工序,再組成零部件或產品,而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叠加式製造模式是一次快速成型,直接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

在這種新的製造模式下,單個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大規模生產的單個產品成本相等,這將顛覆傳統的規模經濟理論,使中小企業甚至個體生產者變得更加具有競爭力,推動傳統的聚集式生產轉向離散化、分布式生產轉變。新一代信息技術使交易成本、信息不對稱大大降低,生產組織中的各個環節可以被進一步的細分,垂直一體化的趨勢將被契約式、網絡化的分包取而代之,產業組織呈現社會化、網絡化的特征。藉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型製造技術,傳統的產業集群的空間界限將被打破,并形成網絡意義上虛擬產業集群。此外,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型製造技術將極大的釋放每一個個體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創新創業、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

董觀志教授。

第三,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兩化融合以及產業內、產業間的重組融合。融合發展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下提高生產效率和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模式和組織方式。新一代信息技術極大地促進了兩化融合以及產業內、產業間的重組融合,推動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合理化,形成融合型產業體系: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兩化融合。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其他產業的滲透融合,使 製造業的製造方式、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分工方式、管理方式等都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不斷催生出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二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產業內、產業間的重組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推進產業內、產業間的 產品或服務的重組融合,這種融合既有產業內不同行業的融合,也有三次產業間的融合,特別是服務業與第一產業和第二產 業的融合是當今產業融合的主要趨勢。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發展服務型製造成為可能,製造業不僅僅提供物質產品,而且還提供涵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統完整服務,服務部分在整個產品中所占的份額將超過實體部分的份額,融合後新產品 將表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服務化的發展趨勢。

(作者董觀志  係暨南大學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 副院長  中國新產業經濟研究院 院長)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