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梨園漫步:粵劇,它永遠在那裡香港中通社10月22日電 題:香江梨園漫步:粵劇,它永遠在那裡 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 香港銅鑼灣街頭,奢侈品店鋪林立,穿過熙攘人群,“利舞台”幾個大字讓人不禁“出戲”。這座頗具現代都市感的建築,曾是一間上演傳統粵劇的著名戲院,無數大班名伶曾在此登台亮相,光影交錯跨越近一世紀的時空。 上世紀20至30年代,香港經濟發展、人口劇增,市民對消閒娛樂的需求殷切,粵劇在香港走入“黃金時代”。 烽火燎原百花殺 “香港戲院多起來,大戲班開始往返香港、廣東兩地演出,被稱為省港大班。不少名伶選擇在香港開新戲,劇本編排也多有創新。” 香港粵劇史研究者岳清向香港中通社記者介紹道。 這一時期,香江梨園百花齊放。在港島及九龍的華人聚居區戲院林立,叫得出名的就有利舞台、高升、普慶、太平等10餘間,台上有馬師曾、薛覺先等名伶爭雄,幕後活躍的編劇名家亦多達30餘位。 侵華日軍的炮火摧毀了香港粵劇的繁華盛景。1941年底日軍殺到香港,伶人家當多,大部分都沒走成。一個戲班上百口人要吃飯,只能艱難地唱下去。 “日軍不禁演,反而派特務逼名伶演出,為了粉飾太平。有名伶因為唱抗日粵曲而被抓捕。”岳清指著一張當時報紙上的新劇公演廣告說,在那段黑暗歲月,戲班上演劇目要由日本設立的協會審批;演出常因戒嚴、停電或巡查而中斷;觀眾看戲須用軍票;戲院也未能倖免:皇后戲院被改名明治劇場,太平戲院被日軍征用作倉庫。日佔時期,很多劇團難以維繫,香港粵劇陷入沉寂。 伶人“執生”出奇謀 “我初登台的年代,曾看見有劇班上演空中飛人、在水箱中做打戲、往身上塗燐光粉、用薩克斯伴奏,真是各出奇招。”香港名伶阮兆輝對中通社記者回憶道。 日本投降、香港重光後,文娛業乃至整個香港經濟百廢待興,香港梨園中人發揮港人“執生”精神,隨機應變創造生機,靠新劇本、新組合、新舞台吸引觀眾。 老一輩伶人或讓位或改行當,一批年輕藝術家走出,新馬師曾、芳艷芬、紅線女、白雪仙等,在堅持舞台演出的同時,也兼拍電影,成為享譽大江南北的紅伶。以阮兆輝為代表的一批藝術家推崇“一桌二椅”,省去繁雜佈景,尋回中國傳統戲曲原味。“在不同年代、不同行當里,有不同的演員一波一波頂上去,撐著這一行。”阮兆輝感慨道。 但伶人們隨即發現,戲院正在消失不見。隨著香港經濟騰飛、商業地產興起,樓價暴漲,戲院因利潤低微而陸續被拆除,改建為商業或住宅大廈。 觀眾也逐漸走失。這與香港家庭結構發生變化有關,小家庭成員經濟壓力大,工作繁忙,難以像大家族那樣闔家外出聽戲。另一方面,西方流行文化浪潮已傳入香港,年輕一代聽“披頭士”、看好萊塢電影,工人階層也負擔不起昂貴的戲票。 非遺項目綻風華 2009年,粵劇經粵港澳三地政府透過中央政府共同申報,正式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非遺名錄,香江梨園為之一振。 “首先有了舞台。”岳清介紹,目前除私營戲院以外,不少公共文化設施也開放予粵劇表演,為保存、推廣及發展粵劇,部分場地推行粵劇優先租場政策。位於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亦於2019年開幕,成為粵劇演員排練、演出的新選擇。 近年,香港特區政府成立“粵劇發展基金”,資助粵劇演出、研究、教育及推廣活動,粵劇在港恢復熱鬧景象。 “我們還是保存了很多傳統,”儘管對於粵劇的未來,阮兆輝憂慮行業生態及傳承的種種問題,但言語間,仍流露出對粵劇藝術本身的自信:“粵劇像一塊水中的石頭,會隨著潮起潮落展露、沉寂,但它永遠在那裡。”(完) 【編輯:通編】
|